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

ID:29179818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_第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_第2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_第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_第4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游褒禅山记 同步练习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3基础知识与运用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________。(5)作者由仆碑得出的感慨句是________。2.解释加粗词的意义。3.给句中加粗字注音并释义。(1)有碑仆道()________

2、(2)其文漫灭()________(3)则或咎其欲出者()________(4)夫夷以近()________(5)而世之奇伟、瑰怪()________(6)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________读资料,完成后面的练习。“其”字用法归类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句,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

3、两个“其”分别作分句主语,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个“其”相当于“他们”,代指上文的“游人”。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人”。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如: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三、“其”活用为第一

4、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四、“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五、“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六、“其”作助词,用来凑足

5、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4.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________(2)我持白璧一双,欲与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________(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_______(4)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5)退而甘食其土之有。________(6)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________(7)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________(8)即

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________(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________(10)诸将以其故不亲附。________(1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________(12)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________(13)其济,君之灵也。________(14)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15)欲加之罪,其无辞乎?________(16)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________(17)诸君其筹之。________(18)我自来东,零雨其蒙。________阅读理解与欣赏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①:

7、昨日蒙教②,窃以为与君实③游处④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⑤多异故也。虽欲强聒⑥,终必不蒙见察⑦,故略上报⑧,不复一一自辩。重念⑨蒙君实视遇⑩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怒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8、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