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

ID:29180058

大小:16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_第1页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_第2页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_第3页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_第4页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学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温江洪[题型特点]选择题在中学化学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占总分的50%左右。选择题是化学考试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题型。它具有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构思新颖、灵活巧妙,考试的客观性强,答题简单,评分容易、客观准确等优点。选择题按考查形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常规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信息型选择题。[解题提示]不同的题型需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要答好选择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弄清题给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注意“正确”、“错误”、“一定”、“可能”等关键词,以防因题意理解错误而失分。2、科学分析: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相关

2、知识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和解题途径。3、巧解结合: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间接或直接求解,注意巧解巧算,决不放弃任何一题。4、正确涂卡:机读卡分A、B卡,要看清题号印刷方式,准确填涂机读卡是得分的关键一步。题型一常规型选择题常规型选择题,主要采用筛选法解答。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要求,寻找不合理的因素,将不合题意的答案逐个排除,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特别是在不能准确得出答案的前提下,逐步筛掉题中不合理的答案,缩小选择范围,对提高选择答案的准确率很有益处。例1在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C.、、、D.、、、解析:离

3、子共存问题是化学考试热点之一,判断的根本是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1)pH=1,溶液呈强酸性;(2)无色溶液。依此条件及离子是否反应对各选项进行逐项分析。A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且为无色,符合题意;B组离子为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排除;C组离子中的在水溶液中显蓝色,排除;D组中因与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排除。答案:A例2X和Y属于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和Y可能在同一主族B.原子序数:X一定大于YC.原子的最外层

4、电子数:X一定小于YD.原子半径:X一定大于Y解析:短周期元素所形成离子的特征是:元素失电子形成阳离子,电子层数少一层;元素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电子层数不变。确定X应该在Y的下一周期,X的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都大于Y;符合本题条件的物质还有和,所以不可根据X形成阳离子和Y形成阴离子直接推断X是金属、Y是非金属,而得出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小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结论。答案:C题型二计算型选择题化学试题中出现的计算型选择题一般不需要复杂计算,而是侧重技巧,考查能力。可以使用关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观察法、代入法、变形法等进行快速计算

5、,以减少答题时间。而最高境界的计算是“不算之算”,即利用讨论、分析、判断、推理和心算等多种方法融合在一起来速解计算型选择题。1、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化学计算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在有关多步反应计算和有关混合物的计算方面,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3欲用黄铁矿制取,再用制取化肥。现已知煅烧含的黄铁矿75.0t,最终生产出79.2t。若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率为92.6%,的利用率为89.8%,则黄铁矿制取时的损失率为()。A.33.4%B.66.6%C.32.6%D.68.4%解析:考查利用关系式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对转化率、损失率的理解和认识。解答本题面先弄清

6、的利用率与利用率的关系。的利用率为89.8%,的利用率与的利用率是等价的,也为89.8%。并排除利用率的干扰作用。根据S原子守恒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设黄铁矿的利用率为x:解得:即黄铁矿的损失率为:答案:A2、守恒法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经常用到的重要方法之一。计算常用到的守恒有:(1)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2)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3)电子守恒: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4)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

7、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直接抓住题中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解答题目,达到速算效果。例4X、Y、Z三种物质各15g,发生如下反应:X+Y+Z→W;反应后生成W的质量为30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gX,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Y9gB.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Z6gC.反应中X和Z的质量比是5:3D.第二次反应后,Z剩余5g解析:由题意,第一次反应后加入X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说明第一次反应X不足。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Z,说明X、Y恰好完全反应。则:第一次反应消耗Y的质量为:。即

8、第一次反应后剩余Y的质量为:。可见A选项不正确。根据,可知生成30gW时消耗Z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