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

ID:29184161

大小:1.8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单元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单元练习2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图为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据此判断1~2题。1.图中甲、乙、丙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洋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B.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海洋循环C.海洋循环、陆地循环、海陆间循环D.陆地循环、海洋循环、海陆间循环2.遵循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的规律,则M、N的单位

2、数应分别是()A.716B.167C.723D.237【解析】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海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陆地上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通过水循环把海洋上空大气中多余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然后结合模式图可确定甲所处区域为海洋,丙所处区域为陆地,这样根据水循环发生领域可确定其循环类型;就全球多年来看,总降水量等于总蒸发量,则M=84-77=7,N=(84+16)-77=23。【答案】1.A2.C读下图,回答3~4题。3.下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

3、4.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判断等值线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等因素;(1)通过读图,可看出等盐度线由近海岸向外海凸出,表明影响盐度的因素自西向东影响力在减弱,这主要是陆地径流对近海岸海域的影响;(2)根据题干Q点距大陆最近时,可说明上海附近海域盐度应为一年中最大值,受河川径流影响最小,那么此时长江入海径流量为一年中最少,此时段应是冬季。【答案】3.D4.A下图是我国西北

4、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6.该地形的成因是()A.风力堆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在于从图中获取足够的判断信息,①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②河流分叉明显,③形态基本呈扇形,综合以上分析,该农业区所在地形是山麓冲积扇;其形成原因是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河流出现分叉,导致流速降低,所携带物质便沉积起来,在山前形成冲积扇。【答案】5.A6.C读海陆分布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判

5、断7~9题。7.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盐度比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④>③8.①②③④四地点海面等温线情况()A.①处等温线向南凸出B.②处等温线向北凸出C.③处等温线向北凸出D.④处等温线向北凸出9.实际调查发现①处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A.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判断各海域的洋流性质和洋流对盐度、温度的影响。7题,由图中纬度可知此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根据洋流的分布规

6、律可判断②④处有寒流经过,①③处有暖流经过,同纬度海区盐度③>②,①>④,②③处于副热海区,其盐度高于①④;8题,据上述洋流分布,②④处等温线向南凸出,①③处等温线向北凸出,因为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些,有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要低些;9题,由于①位于大洋东部60°N附近海域,应是北海渔场,此海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答案】7.C8.C9.B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

7、接相互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解析】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但各类岩石均可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而成为新的岩浆。三类岩石均可能受外力作用最后固结成为沉积岩。已生成的各类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只有②属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①③④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属内力作用。综上所述,正确的为A选项。【答案】A11.以下因素:①降

8、水量②洋流③入海淡水④太阳高度,其中对下图三海域的海水表面盐度大小排序(A>B>C)肯定有影响的是()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由纬度可知,此图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根据马鞍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可知,C处的盐度低于A、B两处,因C处于热带多雨带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A、B两处都位于副热带少雨带,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