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风教案 语文s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 风教案 语文s版

ID:2920379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一年级语文上册 风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 风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 风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上册 风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 风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八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横折弯勾”,会写“在、也、风、走”四个汉字。2、能力目标:会观察自然现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学会触摸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感情。教学难重点难点:指导识字和朗诵、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有风声的课文录音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认识偏旁“⻊”。2、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猜猜看,它是什么?板书课题:风。二、户外活动,认识“风”。(一)、布置活动

2、要求。1、提问:风能看到吗?能摸到吗?怎样知道有风?(学生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2、要求:用心观察、发现,用你刚才提出的方法来验证风的存在。(二)、户外活动:寻找“风”。1、到操场上去找“风”,看谁的办法又多又有创意。(十分钟)2、你找到风了吗?是怎样找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风。3、介绍科学常识: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人们依据风的大小,把它划分为十二个等级;根据气流的方向等又给风起了台风、龙卷风等不同的名字。大风能够摧毁房屋、树木、庄稼等,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人们正在通过多种手段来利用风为人类造福,如风力发电站就是靠风能来发电。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一)、自读

3、全诗,识字。1、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反复读几次。圈出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法自学。2、同桌互读带生字的词语,认真听,如果对方读得好,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她)。3、再完整地读一读课文,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二)、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或学生领读,说说记字法,练习组词说句。发现共性问题重点指导。2、用“树”字组词,你一定能说出不少,说一说,再补充到“词语花篮”中。3、指名读诗,集体正音。四、再读课文,品赏背诵。(一)、听读诗歌,了解文意。1、听课文录音,你还听到了什么?(风声、树叶的沙沙声……)2、轻声慢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感知风的存在的。(

4、二)、想象诗境,指导朗读。1、男女生分节朗读诗歌,想象:风儿会跟树说些什么?树林里还会有哪些景物跟风儿打招呼?2、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可以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3、指名有感情朗读,指导语气。作者写的是什么样的风?从哪里看出?应该怎么读?(文中描写的是微风,因此语气要轻柔,读出对风儿的喜爱之情。)再试着读一读。学生读,老师评;老师读,学生评;指名读,集体点评。(三)、品赏诗句,初步背诵。1、诗作赏析。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发现。在作者眼里,风就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所以才能写得这么活泼、生动、有趣。让我们闭上眼睛,再

5、来仔细地听一听。放配乐录音,学生闭目欣赏。2、熟读成诵。在能够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诗歌。五、创设情境,迁移运用。(一)、图中找风。看课文插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刮风了呢?(树叶飘舞、小草倾斜、发丝纷飞……)(二)、想象画风。1、大家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会画风吗?积极开动脑筋,试试看。2、指名上黑板画。3、讲一讲自己是怎样画风的,为什么这样画。(三)、续编诗歌。1、大家画得好,讲得更好。把你刚才的话用文中的句式说出来,就是很美的诗了。请你试着说一说: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看、听……)       ,那是风儿           。2、比一比,评一评。3、整理成册,

6、存入班级展柜。六、同名诗欣赏。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生字,学会基本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积累好词。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教学过程: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2、巩固识记“认字表”中的字,归纳记字法;3、学写新笔画及四个生字,注意笔顺;4、收集有关“风”的诗句、词汇等,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7、  7、风                树叶 沙沙        风儿走过    树枝 点头                …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