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

ID:29214170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_第1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_第2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_第3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_第4页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京韵》教案人音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韵教学内容第5课《京韵》教学目标1.能随京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颗松》模唱,并学做几个京剧的造型动作。2.能听出乐曲《京韵》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并能听辨出《京韵》旋律取材于京剧唱腔《苏三起解》中的片段。3.在唱演歌曲《我是中国人》和《京韵》是,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背唱歌曲《我是中国人》。4.乐于用合作的方式,参与京剧“锣鼓经”的表演活动,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段自己喜爱的地方戏曲。教学重点1.在唱演歌曲《我是中国人》和《京韵》是,能表现出歌曲的京腔京韵。并背唱歌曲《我是中国人》2.乐于用合作

2、的方式,参与京剧“锣鼓经”的表演活动,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段自己喜爱的地方戏曲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光碟等计划课时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聆听歌曲《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颗松》2.“锣鼓经”编创与活动二、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颗松》1.今天我们来听两首不同戏种的乐曲,老师先不说,考考同学们能不能分辨是那个戏种。首先来听《要学泰山顶上一棵松》。再听一听《蝶双飞》2.生说《要学泰山顶上一棵松》是京剧,你听出来了,从哪里听出来的?师介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是现代京

3、剧《沙家浜》中的一个选段,表现了指导员郭建光和众伤病员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斗争的坚定意志和崇高革命精神。此段唱腔没有按传统京剧程式设计,而是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进行创作的。唱段开始用了西皮导板,一句庄严有力的引子,把听众带入一个严峻的暴风雨来临的险境之中,面对这恶劣的环境,指导员郭建光的一段唱腔,唱出了这一唱段的主题思想——“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个动机庄严自信,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的威严气质,整个行腔豪迈、坚定有力,慷慨激昂,非常富有号召力,从唱段一开始就掀起一个小高潮。一段打击乐之后是十八

4、个伤病员战士的齐唱,一板一眼的快板,行腔由这个动机开始,从高音区转人中低音区,显得内在有力,然后逐渐向中高音区发展,到“也难轰”,长气息的拖腔,力度的加强,再次掀起一个高潮。接着在一段打击乐之后,唱腔的语气更加坚定有力,最后停在高音区,把音乐推向全曲的高潮结束。这是众战士铿锵有力的誓言,是对指导员发出的号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的有力回应。全曲表现了一种英雄气概,使歌者、听者如身临其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3.大家读一读关于《沙家浜》的简介。4.再听一听歌曲,感受下当时人们英勇杀敌的场面。5.我们

5、一起来学一学课本上的这段旋律,把装饰音部分演唱清楚。6.师教唱,生学唱。7.跟着录音机再唱一唱。(二)“锣鼓经”编创与活动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聆听乐曲《京调》2.学唱歌曲《京调》二、教学过程(一)聆听乐曲《京调》1.听京剧《苏三起解》片段、乐曲《京调》、通俗歌曲《苏三说》,生谈谈三个片段在旋律上有什么关系。2.初听乐曲,听出乐曲的情绪和主奏的乐器。3.熟悉和记忆1.2的主题旋律。4.完整聆听全曲,听出乐曲的结构,并用图形或字母表示。5.再次聆听《苏三起解》。(二)学唱歌曲《京调》1.初听歌曲2.

6、在听歌曲,说出歌词中所包含的京剧艺术。3.学唱歌曲,唱出京剧的韵味。4.表演5.做习题。第三课时 一、导入1.教师用京腔向同学们问好,要求学生也用同样的腔调向老师问好。提问:觉得这样的问好与平时有什么不同?2.课件播放《说唱脸谱》片断 引出戏歌的概念。戏歌: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就叫戏歌?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是歌中有戏戏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爱。二、新歌学习1.初次聆听《我是中国人》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师:这首

7、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赞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奏提问: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学生说一说师: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有板无眼。让我们来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3.学生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4.分句学唱解决难点A  第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比较有戏曲的特点按节奏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老师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波音老师讲解上波音的唱法,学生练习还有哪一句带有波

8、音记号呢?学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总结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B“文明古国,更要讲文明。”〈1〉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2〉老师加上倚音范唱,让学生感受到和她们唱的有所不同〈3〉老师讲解前倚音的唱法,学生练习〈4〉总结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5〉还有哪一句带有倚音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堂堂正正”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师: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点。请大家在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