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220069

大小:11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兰诗》教案【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的一篇乐府诗,这首诗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因为它有着独到的人文艺术价值,诗歌内容对于现在的许多成年人来说,耳熟能详。《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表现了淳朴与高洁的情操。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

2、质。【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而且生活经历短暂,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求做到凸显个性,兼顾全体,。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2)

3、理清故事情节,练习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概括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3.情感和价值目标: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及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2.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研究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4、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同学们,说到“巾帼英雄”,我们脑海中便不禁想到:穆桂英、秋瑾、刘胡兰……在古代,还有一位奇女子,她就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领略这位英雄的飒爽英姿。2.板书课题3.解题→明确:(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

5、史上的“乐府双璧”。《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二.学习新课(一)文本疏通整体把握1.检查预习,播放课文朗读课件(《木兰诗》flash课件),学生看书听读,作上批注。教师课件展示正音(PowerPoint课件),生齐读字词二遍。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 辔(pèi)头溅溅(jiān) 燕(yān)山 胡骑(jì) 啾啾(jiū) 戎(róng)机 朔(shuò)气

6、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霍(huò) 著(zhuó) 云鬓(bìn)傍(bàng)2.生齐读全诗,教师课件展示注意“形”的字和通假字(PowerPoint课件)。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拼读、比较、识记,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从而掌握基础知识。⑴形似字注音组词①杼、抒②柝、拆、折、析③戎、戍、戊、戌④傍、滂、谤、榜⑵多音字燕(yān、yàn)骑(qí、jì)著(zhù、zhuó)将(jiāngjiàng)3.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划分结构。→首先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把不懂的语句

7、作上记号。(木兰诗虽是古代诗歌,但语言浅显,学生应用工具书,都能初略理解。所以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接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难懂词句,通讲诗意。(学生在自读自译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学习水平、能力差异,会出现一些疑难问题、思维偏颇。这一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生生互动,释疑订正补救提高。)→然后以全班为单位,小组互动,师生互动。先全班释疑,解决小组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特殊字词、诗句的正确意思。⑴记重点文言字词当:对着。户:门。惟:只。 忆:思

8、念。 戎机:战争、战场。 度:过。朔:北方。 策勋:记功。 百千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郭:外城。著:穿。 扑朔:动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