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

ID:29230364

大小:1.1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7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人文地理专题训练15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题组演练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训练(十五)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2015·四川高三联测促改)下图是某地区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农业区位优势是(  )A.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丰富B.位于大陆西部地区,降水均匀C.位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D.位于大陆东部地区,雨热同期2.甲地利用本地区优质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甘蔗制糖    B.棉花纺织C.柑橘加工D.黄麻纺织解析:1.C 2.B 第1题,读图中的内陆湖、沙漠等信息可知,该地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第2题,根据纬度信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40°N

2、~45°N之间,该地主要种植棉花,且该地种植的棉花质地优良,可发展棉纺织工业,故选B项。(2016·潍坊模拟)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叶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2015年春节前,天猫、淘宝网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回答3~4题。3.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陆运输便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工序B.改变了种植模式C.降低了生产成本D.扩大了销售

3、市场解析:3.C 4.D 第3题,鲜切叶产业属于花卉种植业,而花卉种植业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上的优势;材料中“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说明市场需求量很大。注意鲜切叶主要以航空运输为主,故海陆运输便利不是优势。第4题,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自然会扩大销售市场。网络销售不会影响生产过程,即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植模式和生产成本。(2016·德州模拟)读“某国稻作农业与自然投入关系图”,完成5~6题。5.影响该地水稻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水位C.生长期 D.光照6.据图分析该地粮食增产最主要的途径是(  )A.扩

4、大种植面积B.加大化肥投入C.扩大机械化生产D.加强水利建设解析:5.B 6.D 第5题,结合图示知,伴随海拔高度升高,水位随之变化,水位越低,水稻复种指数越高,据此判断影响该地水稻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位。第6题,由图示知,该区域水位季节变化大,所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该地粮食增产最主要的途径。读世界某区域1956—2006年农业变迁示意图,完成7~8题。7.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8.下列关于该区域1956—2006年农业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扩大B.畜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C.玉

5、米种植区呈现出北移的趋势D.肉牛/奶牛区向南转移解析:7.B 8.B 第7题,该区域是由种植业、畜牧业、园艺业组成的混合农业。第8题,由图可知,该区域1956—2006年的肉牛业、肉牛/奶牛业具体分布区有所变化,但总面积占区域总比重变化较小,故选项B错误。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读图回答9~11题。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降雨量(mm)45.645.556.9646668.976.684.274.26370.365.5月均温(℃)-6.7-6.1-0.86

6、12.317.420.519.515.28.93.2-3.5141213121111101110121315降雨日数(天)9.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10.该农场生产的特点(  )①商品率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精耕细作 ⑤专业化程度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11.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A.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B.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C.热量条件改善,以

7、便于提高复种指数D.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解析:9.D 10.C 11.A 第9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第10题,“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表明该地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和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也较高。第11题,从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判断为混合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二、综合题(共45分)12.读“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3分)(1)对比A、B两地降水的异同点。(8分)(2)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