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

ID:29234188

大小:54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7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_第1页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_第2页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_第3页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_第4页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1课时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课程标准解读:1)不同区域应作为学习区域环境问题的载体,学生以某一区域为实例,由认识该区域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入手,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展开学习;2)人地矛盾是由于环境本身以及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过度索取造成的,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如:体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西北内陆地区则是荒漠化问题等;3)教学以黄土高原

2、水土流失作为案例引述问题,通过分析产生原因、对区域发展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展现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后以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作为补充案例加以印证;4)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的形成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必然联系。因此,不能把上述问题孤立起来讲述,而要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2.教学目标:1.通过景观图片及水土

3、流失视频,描述水土流失的现象;2.通过实验及相关资料,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3.通过图文资料,说出水土流失的危害;3.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教学难点:归纳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4.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探究式(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视频片断、学案(图文资料)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视频观看视频描述水土流失的现象感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引出问题展示资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达1厘米,而

4、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到400年。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尝试将原因分类)学生根据刚才观看的录像可展开一定的思考与分析,也可以继续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实验观察。分组实验小组讨论读图分析得出结论(自然原因)明确实验要求(实验器材:木板、粘土、沙土、一些水草、花洒----花洒需要能够调节出水强度)可以将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课堂上以录像形式呈现。第1组实验:两个木板分别铺上同样厚度的粘土,其中一个在土层中插入一些水草,用花洒喷水,分别观察。第2组实验:两个木板分别铺上同样

5、厚度的粘土和沙土,用花洒喷水,分别观察。第3组实验:两个木板分别铺上同样厚度的沙土,调节木板的倾斜角的,分别为15°和30°,用喷花洒喷水,分别观察。第4组实验:两个木板分别铺上同样厚度的沙土,用喷花洒喷水,但出水强度分别是一强一弱,分别观察。观察4组实验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实验所反映出的问题,讨论并找到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第1组实验:同等降水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第2组实验:同等降水条件下,土质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第3组实验:同等降水条件下,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第4组实

6、验:土质、植被、地形相同的情况下,降水强度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实验为学生创设探讨水土流失原因的情境和研究问题的气氛。由于水土流失这一生态破坏问题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因此设计动手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展示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图根据地图信息和刚刚的实验成果,获得信息: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部分板书内容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并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学生在回顾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承接过渡(人

7、为原因)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毁林开荒、刀耕火种、陡坡开垦、伐木烧柴、陕北地区窑洞群等图片。观察资料,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对人为破坏环境的资料进行展示,使学生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形象的了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自主完成人为原因的分析。资料展示得出结论在学案中展示文字资料: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单产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情况等。视频资料:地上河视频引导学生从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通过图文及视频资料,说出水土流失的危害使水土流失带来的灾难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更具感染力。正确认识人

8、地关系,能够尝试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路分析问题。6.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人为原因:自己阅读: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解释图二、危害:危害是全面的:山区、平原;干旱区、多雨区;农业生产、其它生产。1、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於积侵蚀:坡耕地:三跑田;多雨区:土壤易酸化;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淤积: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地墒情(土壤湿度)泥石流:危害当地生产活动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频繁——(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多暴雨)——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