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ID:29238370

大小:8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7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课题愚公移山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结尾的作用;2、体会对比,衬托手法,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概括故事的寓意。教学难点愚公的"智"与智叟的"愚"的体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上世纪初新中国刚成立,外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内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全国人民深受

2、鼓舞,于是有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热火朝天干革命的场面。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这种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战胜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也战胜了三年的自然灾害。那么,什么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体会这种精神的神奇之处。听。用“愚公精神”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感知听朗读,思考下面问题。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听,并在文中找相关句子。培养学生结合

3、注解初步理解文意的能力。12)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1、读准下面加点字词的读音。魁(kuí)父箕畚(jīběn)冀(jì)州孀(shuāng)妻始龀(chèn)穷匮(kuì)一厝(cuò)雍(yōng)南荷(hè)担智叟(sǒu)   亡(wú)以应   迂(yū)3、愚公一家人为什么要移山?(用课文中原文回答)点拨: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4、愚公一家移山成功了吗?是怎样成功的?点拨:成功了,是靠大力神的帮助成功移山的。文体知识抽学生答,然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4、,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其特点是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常用手法有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故事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作者介绍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作品《列子》又名《冲虚经》,书中记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选择性笔记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12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

5、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了解通过写作背景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疏通文意疏通文意: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本段交待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及位置。方:方圆,面积。仞:一丈为一仞。河阳:黄河北岸。水之阳为北,水之阴为南;相反,山之阳为南,山之阴为北。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6、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第二部分)段意:愚公一家商讨并开始挖山。且:将近。面山:正对着大山。惩:苦于。毕力:尽力。平险:铲除险峻的大山。平,铲除;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笔记。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2指:直接。杂然:纷纷地。许:赞同。以:凭借。献:提出。曾: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效果。损:削减,这里有“铲除”的意思。如……何:把……怎么样。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且,况且;焉,哪里。诸:兼词,“之于”。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荷:挑。叩:敲、打。垦:挖。箕畚:用箕畚。易:交换。反:同“返”,返回。3、河曲智叟

7、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第三部分)段意:智叟和嘲笑与愚公的反击。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惠,同“慧”。12其如土石何:又能把这些土石怎么样?其,表示反问语气。长息:长长地叹息。固:顽固。彻:改变。若:如,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