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242465

大小:2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8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6.3《回顾历史 关注社会 走向未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 回顾历史关注社会走向未来第一课时内容点析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传说故事,一般将此事作为大禹重要的英雄事迹之一进行讲述。而教材选取本案例的目的是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传说导入正文,以此来说明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已经由最初的恐惧自然,转变到认识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上。这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专题探究:述说黄河的故事内容点析1.图6-9既勾勒出黄河的流经区域,又展示了流域内主要的早期人类和文化遗迹,它与文字内容结合,说明黄河流域不仅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直到南宋以前的经济发达地区。通过示意图,可让学生体会黄河流域对中华文明发源与勃兴的重要意义。2.根据历史

2、文献资料、口头传说和文物考古资料等,可知自人类社会诞生后,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并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教材从王朝的建立与更替、文化的发展、建筑的奇迹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列举实例,说明黄河孕育博大深厚文明的历程。3.图6-10选自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卷。《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描绘了北宋后期,宋徽宗时代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以及清明时节当地的自然风光。全图分为三个段落,东京郊野的春光、繁忙的汴河码头和热闹的市区街道。教材中选用的是第三部分,即反映市民生活的热闹街道场景,用以说明历史上黄

3、河流域城市的繁荣。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专制国家。当时秦的都城在咸阳,即今天陕西咸阳市以东。它位于黄河的支流渭水北岸,水陆交通都很方便。秦始皇先后在渭水南北两岸修建咸阳宫、阿房宫和上林苑等宫殿;此外,在打退匈奴,收复失地后,又在黄河流域附近设置郡县,并从内地移民到这里戍守和垦荒;这些,都使黄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此后,历朝历代对黄河流域也多是破坏性的开发,曾经“翠柏荫峰”“杂树交荫”的黄河流域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5.黄土高原植被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破坏。第一次大破坏发生在秦、西汉时期,第二次发生在唐、宋时期,第三次大破坏

4、发生在明、清时期。每一次都是屯垦移民,砍伐森林,伐薪烧炭。黄土高原区重要的原始森林区完全消失,鄂尔多斯高原的草原沙化,失去森林植被的涵养,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而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6.自古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就以迁徙频繁著称。从公元前602~1938年间,黄河平均三年出现两次决口,大的改道26次,也就是说每百年左右有一次大的改道。图6-12中所示的“禹河故道”是黄河的原始河道。由于黄河改道次数较多,教材选取了河道迁徙十分明显的西汉、南宋、明清几个历史时期制成示意图。通过不同颜色的比较,可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历史上黄河河道的变迁过程,它同时与上面提

5、到的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有密切联系。7.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因为黄土地温暖湿润,草木繁茂,土地肥沃,利于耕种。但是,黄土地土质疏松,天旱时质地坚硬,遇到雨水很容易分散崩解,抗蚀能力降低,因此植被一旦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图6-13呈现出一幅失去植被保护,而被流水切割成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面貌。8.黄河断流是黄河发展史上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综观黄河断流的原因,虽然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但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人口剧增、开发不当、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了黄河断流。图6-14是根据黄河水文监测站河南利津站的数据绘制的从19

6、72年黄河第一次出现断流,到1997年黄河断流天数最长的26年来断流统计图。从图中不难看出黄河断流已经愈演愈烈。活动目的本节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有很多方式,如何选择一个最佳的视点,让学生在懂得相关道理后,能够从探究活动中深刻体会这种复杂的关系呢?为此,活动以学生熟悉的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为例,通过黄河文明的演进与黄河流域环境的变迁两条线索,展示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材料先从黄河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和它的现状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黄河流域的环境如此恶劣,但是为什么人们还把它称为母亲河?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呢?又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这种状况呢?

7、接下来,材料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了自古以来黄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和文明成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古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伴随着文明的进步,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现在,黄河流域各方面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较为完整的叙述之后,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有所感悟,有所行动。即让学生通过最为熟悉的母亲河的变迁入手,意识到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学会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施建议导入建议建议一:复习导入根据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