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

ID:29273047

大小:20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 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体的血液循环在信息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课堂难以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大量的数据、图表、动画、影片,更重要的是使很多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化,使微观的现象变得宏观化,使静的图片动态化。和过去的教学相比,学生能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大量知识,领会知识的内涵,尤其在生物教学中更为突出。二、教材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这一节课在教材中地位非常重

2、要,学生掌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教学。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等都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关。因此上好本节课直接有益于以后的教学,而本节课的内容多,有很多知识点特别抽象,如血液在人体内所经途径和血液内的物质变化等。如果仅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学生是很难接受的。以前我教本节课内容时,都要花上两节课的时间,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时间轻松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掌握得又好,真是事半而功倍。教学重点:血液循环途径教学难点: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三、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学生群体,他们乐于探索生物

3、奥秘,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但他们的认知能力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乐于接受直观、动态、趣味性强的信息。这样,从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以生物新课程三个理念为指导,进行教材分析和学生的实际请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动态趣味性比较强的画面,使学生易于理解。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所经过的两个途径。2、通过观看多媒体了解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的变化。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设计:导言: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流动的?(放Fla

4、sh动画----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的肖像并配上有关讲解他的录音。)述:生物体的血液循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肺循环;另一方面体循环。在两个循环中都伴有着物质的变化。(引出课题----人体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而且是连续不断的。(放Flash动画----血液在金鱼尾鳍流动的过程。)看完后讨论以下几点并用Flash放出。1、运用前面学习的有关血管的知识,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和血管粗细及分支情况,怎样来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从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你能推断出血液在动脉、静

5、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吗?述:其实血液在流动的还伴随有物质的变化变化。(激起学生求知欲,怎么的物质变化呢?放Flash动画----血液循环的全过程,并要求注意观察在血液流动的过程中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看完后让学生看书,并归纳以下内容:1、血液从左心室出发,通过体循环流回到心脏的途径是什么?血液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血液从右心室出发,通过肺循环流回到心脏的途径是什么?血液的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上内容大约需15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各自归纳的知识点,再看一遍“血液循环全过程”动画,用以加深对血

6、液循环各途径及其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印象。要求特别注意观察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自己归纳的相对照。看完后,请一位同学先来说出他所归纳的内容,然后由其他同学来补充其不足,最后由教师给出知识点网络体系(用Flash放出如下),要求学生和自己归纳的作比较。人体的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以上大约需5----8分种时间接着看血液循环全过程动画。要求注意思考以下问题:1、护士将葡萄糖针剂从小华前臂静脉输入体内

7、,根据所观察的动画填一填葡萄糖所经过的主要结构的顺序是葡萄糖针剂→小静脉→上腔静脉→    右心室→    肺部的毛细血管→    →    →左心室→    →下肢静脉→下肢组织细胞。看完后,让学生看书做出上面问题的简答。然后重复再放一遍以加深印象。最后,帮助学生将知识定位。用Flash放出内容如下:血液循环途径物质变化肺循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增加了氧气,少了二氧化碳。体循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少了氧气,多了二氧化碳。完成后

8、,让学生看书说出血液循环的意义:以上所有内容大约需35分种左右完成。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人体的血液循环)这一节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影片教学,效果比以往的教学要好得多,无论是学生学,还是教师教,整个过程都感轻松而且自然。真真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