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274322

大小:16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5页~169页。◆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基本的文言句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重点讲解。2.点拨法、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2.认识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在当时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以及人民希望过安宁、和睦、平等、自由的生活的心

2、愿。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1.掌握文章中基本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难点1.认识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学习本文的记叙方法。2.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言的句式。◆疑点1.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简介,作品风格和这篇文章的背景。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第l课时教学派程设计教学步骤(第1课时)  板书设计 1.字词垂髻()要()俨然()邑人()阡陌()骥()怡然()2.行文思路  第2课时教学

3、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第2课时)  练习设计 1.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辅导练习提示: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100字左右。 教法探讨1.指导学生当场背诵课文,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多次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故事”作一定分析,激活学生形象思维,可以轻松地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熟练背诵课文。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来探究故事情节,品味陶渊明独具特色的写作风

4、格。同时,重点讲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社会的思想意义。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170页~173页。◆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对韵文和对句有初步认识。3.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和托的写法。4.掌握“蕾”、“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2.诵读法、点拨法、抄读法、问答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和周敦颐淡泊自甘,洁身自好的思想。2.体会作者的抱负和情操。

5、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在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常用实词。3.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法。2.陪衬的运用。3.正衬和反衬的理解。◆疑点1.“铭”和“说”这两种文体的特点。2.刘禹锡陋室的所在地。3.莲的形象所象征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第1课时)  板书设计 1.字词陋馨鸿儒白丁金经牍何陋之有2.行文思路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

6、第2课时)  板书设计 1.字词蕃李唐濯清涟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隐逸2.行文思路教法探讨 1.关于诵读方法,教师不能只讲要领,还要作示范诵读,必要时可以领读。2.指导背诵时,《陋室铭》可先要求学生找出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3.指导诵读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也应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作答或共同探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参考资料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富有情趣。铭,原意是刻,成语有刻骨铭心。后来引申成为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诫,常是韵文。 核舟记·

7、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174页~177页。◆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重点段落。2.借助工具书与注释,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比较准确地说出课文重点段落的意思。3.理解和掌握课文中部分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了解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课文的出处、作者及时代背景。◆过程与方法1.布置预习,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2.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技

8、艺。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2.理解课文的一些句子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词序特点,了解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难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