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

ID:29275254

大小:9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认识分子【教材分析】:本节由三个段标组成,即德谟克里特的猜想、什么叫分子、分子的大小。教材首先通过对宏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提出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然后介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和发现,最终提出分子的概念。并同时提出一切物质都是分子组成的。本节的后半部分又以图片和一个小活动说明了分子的大小是可测的,并用“油膜法实验”测出了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书中以大量的图片以及文献资料增加学生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并以类比的方法来说明分子的大小,使学生对分子的大小有一个更清晰、更直观的认识;文中有关中国古代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又可以加深学生

2、对中国文明历史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探究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和性质时,充分运用猜想和建立模型的方法,这是科学家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也是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图片资料与物理学史料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

3、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宏观物质及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结构的过程,运用猜想、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看图和自己动手做实验和计算,使学生初步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推理、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教

4、学重点:什么是分子及分子的大小。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教学难点:对分子概念及其直径的理解,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本节的难点在于: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阅读法、实验与讨论法教学器材:量筒、水、酒精、高锰酸钾引入新课一、新课引入: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来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姿多彩,千奇百怪,例如: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水滴石穿”呢?如书96页图5-1所示,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呢?当我们走近花园时又为什么能闻到花香呢?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对于这些问题,人类很早就在

5、探究其原因。你是怎么想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认识分子”。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分子活动1 :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石灰的颗粒。活动2: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看到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马上开始溶化,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活动3:用两个量筒中分别注入50cm3 水和50cm3酒精。然后将50cm3酒精倒入50cm3 水的量筒中,用棒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再观察水

6、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否还是100 cm3(也可以用黄豆和大米相混合进行实验,操作的效果更加明显。)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会变小。教师:科学家们根据上述的现象,设想了三种物理模型。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去。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最合理的模型,对上述和现象2和3进行解释。(讨论2分钟后回答)选择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高锰酸钾在水中溶化成十分微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

7、水充分的混合后使水的颜色变红。选择模型2,由于颗粒之间有空隙,所以水的微粒和酒精的颗粒互相进入了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混合以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如学生选择另两种模型可以问其他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对于其他的模型也应进行鼓励,但应给学生指明模型2是最合理的。活动4:阅读课本,了解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小结: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活动5:阅读第103页什么是分子

8、。(二)、分子的大小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