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

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

ID:29288685

大小:8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_第1页
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_第2页
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1课社会习俗的变化【内容标准】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发型服饰变化、称谓变化、礼节变革、提倡女权等知识。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变迁与创新,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它是社会发

2、展的缩影。【教学要点】要点: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重点: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难点: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辛亥革命在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改变,其突出表现是西风东渐,中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新课探究】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1、剪发辫①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②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③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

3、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2、易服饰①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②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褂袍;女子礼服——褂裙。③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西服、中山装、长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旗袍。④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1、改称谓①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②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

4、份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2、废跪拜①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②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节。③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④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1、禁缠足①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②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现“解放脚”。④影响:使女性参加社会活动更方便,成为提倡女权的先声。2、倡女权①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

5、影响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②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解放是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总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因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同时结合P140“材料分析”中紫禁城内仍然照跪不误的事例,强调旧风俗、礼节的废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真题训练】1、下列哪

6、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A)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B、1913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南京街头热烈握手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D、1916年6月,《申报》报到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2、下列各项,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可能出现的是(D)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电视机③照相、看电影④男子剪辫,女子不缠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其目的是(C)A、消除清政府在政治方面的影响B、美化人们的生活C、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D、满足西方国家

7、的要求4、孙中山曾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还规定民间普通称谓改为“先生”或“某君”。这体现了(C)A、在称谓方面,临时政府犯了盲目追求国际潮流的错误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D、称呼更简洁了5、下列服饰,属于沿用西式服装价值观念和审美习俗,结合中国人穿着的习惯和传统服装的样式,而创制的新服饰,并且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中国特色服装的是(D)A、西服和中山装B、西服和唐装C、中山装和连衣裙D、中山装和旗袍【教学实践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