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

ID:29293388

大小:8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18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第四单元“高瞻远瞩展雄才”学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上任演说。让我们看到他为改革当时封建思想、官僚习气浓厚的北大,有针对性地向青年学子提出三点殷切期望。蔡元培先生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人品和他对青年学子的教导,对我们还有教育意义。《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25万人的集会上发表的演说。他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号召黑人同胞用合法手段争取正当权益。让我们从中感知到美国黑人生活的某些侧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历史和现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革命导师恩格斯在挚友葬

2、礼上发表的悼词。悼词将革命导师马克思一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的贡献,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富有感召力,让我们今天仍然从中感知到革命导师的高大形象。《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演说的整理稿。他分为五个阶段叙述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状况,进而指出科学发展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有说服力地预见了中国21世纪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让我们为之振奋。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在把握作者观点的基础上,体会演说辞的一些特点。这些篇章都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艺术手法运用适当的特点,此外,还有融合自己人品、学识、心胸、

3、气度于演说辞之中的优点,因而能以自己的激情,鼓舞听众情绪,唤起共鸣。学习时,讲究方法,突出重点:一、了解文章背景,明确其针对性;二、把握文章主旨,揣摩其中情感;三、体味语言运用,学习表达技巧。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我们深切感受到演说辞所特有的雄辩之美。雄辩从哪儿来呢?从本单元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雄辩首先是从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取信于人、不夸夸其谈中来,其次是做到了逻辑推理严密、语言表达严谨,然后是运用了适当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1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社会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们的交际活动空前频繁。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

4、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我们同学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演讲,是表现人们口才最明显的场合。在这种场合,能不能把听众吸引到自己预定的场景中

5、来,能不能把自己的见解、主张表达清楚,能不能鼓动听从接受自己的观点,需要演讲者具有高超的能力,更需要演讲者具有真挚的感情。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要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应具备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做的演讲,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的学识、人品,看到他具有的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认真学习这篇演讲,我们会在读书、做人、做学问各方面受教益,又会在如何提高

6、演讲能力方面受到启发。[听课之前想一想]①你对自己的口才有自信吗?你是否曾经为提高自己口才做出过一定的努力?②你在听到别人成功的演讲时曾产生过什么样的感想?你有没有想到这种成功是从哪里获得的?③你对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在演讲中起的作用有所体会吗?。调动积累•资讯共享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l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先后担任绍兴中

7、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起,留学德国。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不久,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5年与李石曾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次年与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提倡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1921年,法国里昂

8、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他文学、法学博士荣誉学位。在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入选中央监察委员会。1927年,除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监察院长、代理司法部长等职外,并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