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ID:29303891

大小:18.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8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_第1页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_第2页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_第3页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_第4页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设计范文: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反应原理和方法、仪器装置、收集方法理解转换反应概念及应用;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分析、扒理、抽象思维能力和假冒新能力的培养。  3.科学品质:通过不同的衩通俗内容的操作,培养学生对待途学要有来严谨求实的太度。  教学重点、难

2、点  1.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2.难点:原子团的概念、。  实验准备  演示实验:见课本50面[实验3-3][实验3-7]  补充实验:镁、铁分别与稀HSO反应,并检验H的生成。  教学用品试管、水槽、导秘、铁架台、玻片、锌粒、铁钉、镁条、稀H2SO4、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

3、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提问)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如何用化学方法证明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二、引入新课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氢气氧气,其中有氢气生成,它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音质同。由于氢气的密度在所有气体中最"轻",所以需用到氢气。但由于电解水得到氢气需消耗的电能较大,故不采用这种方法,那么实验室用了什么方法呢?  三、新课讲授  (讲解)在实验中常用稀H2SO4反应来制取氢气  1.实验药品  (实验)课本50页[实验3-3]  (观察)锌跟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气体可以燃烧,这是氢气。  (实验

4、)见补充实验  (观察)镁跟稀硫酸反应剧烈,速度快,放出氢气;铁跟稀硫酸反应速度慢,也放出氢气。  (小结)镁、锌、铁跟稀硫酸反应均有气体生成,经检验是氢气。但这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速度快,铁反应速度慢,只有锌粒反庆速度适中。所以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HSO反庆来制取氢气。  (板演)ZnH2SO4--ZnSO4H2↑………………………①  MgH2SO4--MgSO4H2↑……………………②  FeH2SO4--FeSO4H2↑………………………③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

5、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讲解)由一述实验得知,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锌粒也可以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板书)ZnHCl→ZnCl2H2↑………………………④  (提问)以上出现在黑板上的①-④四个化学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为什么?  (分析)分析、讨论化合与分解反应的特点及①-④四个化学反应式的共同点,从而引出

6、置换反应、原子团的概念。  (1)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①-④四个反应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一种金属(Zn或Mg或Fe)跟一种化合物(H2SO4或HCl)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H2)和另一种化合物(ZnSO4或MgSO4或ZnCl2)。所以①-④均属于置换反应  (2)原子团:在Zn与H2SO4反应前后H2SO4和生成的ZnSO4中均有"SO4",读作"硫酸根",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

7、讨论)常见的原子团有哪些?分别读作什么?  (小结)常见的原子团有(画横线部分):KClO3、KmnO4、Cu2(OH)2CO3、NH4NO3和H2SO4,它们分别读作氯酸根、高锰酸根、氢氧根、碳酸根、铵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等。一般说来,一种原团不能单独构成物质。  2.实验装置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介绍)

8、简易发生装置(带有导气管的试管),并向学生出示该套简易装置。说明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小结)凡是固体反应且反庆不需加热的都可以用套简易装置。(见课本50页图3-6)  简介启普发生器。  3.收集方法  (提问氢气的收集方法与氧气的收集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教师作演示实验)  (注意)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