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

ID:29305494

大小:16.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_第1页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_第2页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考-语文教学反思  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邱孝文  以前我们学中文的人总被别人说成是典型的文科生——浪漫、感性不够理智。我自己也总有种感觉,语文考查的是感悟力和表达,而这些能力虽然可以有学习的规律,但如果要说语文学科是理性的是严谨的我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深切体会,直到参加了我们未知树小组关于《往事依依》教学设计的讨论。  讨论开始了,在想象中我

2、们应该直接进入到教学环节,从导入到初读感知再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可是师傅却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学目标。这时我心生疑问:目标不都是一样的吗?这有什么可讨论的。在我自己之前的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一直是我自己很头疼的事情,我基本可以说不知道要怎么制定教学目标,因此我找到的“捷径”就是看教参,教参上总会有很专业的表达,有具体的目标和重难点,于是我的惰性就让我选择了“拿来主义”。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

3、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师傅在看过我们制定的目标后,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目标并没有清楚地区分开来,甚至有些维度的目标有不止一项,但是有些维度的目标并没有涉及,这就是目标设计的不完整。接着师傅让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设计来谈一谈《往事依依》我们究竟该怎样设计教学目标。在我们每个人都谈到自己的不同设定后,师傅让我们思考我们给学生上这堂课最终希望学生能学到什么。这个思考的过程在我

4、自己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是缺失的环节,我基本是看到教参给什么我用什么,看到课文根据教参和课后练习来设计教学环节,最多加一些自己的活动环节,而忘记去思考在一堂课中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他们该学到什么。真正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教学设计,而不是从教的角度入手,这才是课堂还给学生的最重要的表现。我想这就是我自己在教学中常犯的错误,虽然在课改背景下我们都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做的只是引导。但是我平常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环节,看似学生活动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是从课堂设计而言学生学的

5、还是我规定好让他们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实际上我还在占据着课堂。如果在教学设计时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在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堂上进行不同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生来说这才算是有效地、高效地学习。我想这是我在这次活动中一个最大的收获,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警醒。我应该对自己以往的态度和设计做一个反思,要想真正成为有自己风格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就要学会放弃依赖。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

6、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思考完之后,师傅对于我们新提出来的教学目标又有了新的要求。语文书的编写体例将所有的篇目分在了6册书中,同时又把每一册书中的课文根据主题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单元。因此在确定课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单元主题和单元学习目标来制定,例如《往事依依》所在的《金色年华》单元,这个单元希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童年时的经历有感而发,而这也是单元的写作目标。因此在目标制定时,必须要结合单元的目标来确定,也要学会把教材作为写作的范例,让学生在学习课文

7、的时候也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对当堂课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要学会纵向地与单元目标和其他课程目标相联系和比对。  我想通过这次交流和学习,我了解到只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形成的教学目标才能称为科学的、理性的设计。这样的目标才不会成为教案里的一个摆设,而能真正地指导、引领我们的教学过程。而我也真正了解到语文学科并不是只有感性地情绪抒发,也不是只有灵光乍现,要真正把一堂课上好,除了感性的领悟之外我们更应该具有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只有在理性的设计之下的课堂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有

8、所感悟。  意大利医生雷地证明腐肉不能生蛆的实验投影片,巴思德的“鹅颈瓶实验”投影片,原始地球的投影片,米勒实验的投影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