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随堂练习课时4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随堂练习课时4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06900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随堂练习课时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随堂练习课时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随堂练习课时4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随堂练习课时4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质量分数溶液的配置。2.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新知学习问题探究配制200 g 5%的NaCl溶液,需要哪些

2、实验用品和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归纳整理仪器:天平(含滤纸)、药匙、玻璃棒、小烧杯、量筒、胶头滴管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学习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配制5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多少克Na2CO3固体?能否知道所用水的量?分析归纳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首先需要算出溶质和溶液的量。此题需要的原料是Na2CO3和水。溶质的量为:m(Na2CO3)=n(Na2CO3)·M(Na2CO3)=c(Na2CO3)·V[Na2CO3(aq)]·M(Na2CO3)=

3、0.1 mol·L-1×0.5 L×106 g·mol-1=5.3 g显然,我们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算出水的量(质量或体积)。即我们不能通过用一定量的水和Na2CO3混合来配出所需的Na2CO3溶液。那么,如何配制此溶液呢?学习探究展示500 mL的容量瓶容量瓶有哪些结构特点?使用容量瓶要注意哪些问题?归纳整理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上面标有:容量、刻线、20℃。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3.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

4、的体积最标准。4.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学习实践演示实验操作。按照实验1—5的要求和实验步骤配制100mL1.00mol/LNaCI溶液。归纳整理所用仪器:实验步骤:问题探究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为什么要将洗涤后的溶液注入到容量瓶中?3.为什么不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体积)4.转移溶液时,玻棒为何必须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5.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容量瓶,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充分混

5、合?归纳整理略问题探究分析误差时,要围绕操作行为对n与V的影响来分析。若在配制操作中有以下行为,将会对配制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1.称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2.容量瓶内壁存有水珠。3.定容时仰视读数。4.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5.溶质溶解后,没有恢复至室温转移。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溶液体积偏小。7.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板书设计3.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2)所用仪器:天平、药匙、容量瓶、烧杯、玻

6、璃棒、胶头滴管。自我测评题1.某学生计划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500mL。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2)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3)配制时(除容量瓶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和试剂瓶。2.①配制100g20%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g,用到的主要仪器有。②配制100mL2.00mol•L-1的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mol,用到的和①中不同的仪器有。简述完成该试验所需要的主要操作步骤:a.bc3.实验室需要0.1mol•L-

7、1NaOH溶液100mL,现有2mol•L-1NaOH溶液。(1)计算所需2mol•L-1NaOH溶液的体积。参考答案1.(1)4.2mL10mL(2)500mL(3)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1)①20g②量筒、烧杯、玻璃棒(2)0.2mol容量瓶胶头滴管操作步骤略3.⑴5ml(2)①计算②量取③配制④装瓶(详见课本后边学生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