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307196

大小:1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2.2《化学能和电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设计(教法、学法、课练、作业)个人主页一、课前预习1、分析火力发电的利弊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本质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二、讲授新课【问题探讨】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进行转换的?【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能量转换:电能发电机机械能热能蒸汽化学能燃烧【问题探讨】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由于转换环节多,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极度浪费。那么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

2、导】问题1: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环节才能转化为电能。那么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经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问题2:若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那么,怎样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同时形成电流?问题3:怎样知道所架设的桥梁中有电子流过?如何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学生活动】学生组成课题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步骤,建立科学探究模型,并试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科学探究】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学生组成

3、课堂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小组成员交流探讨】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步骤在小烧杯(50ml)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块锌片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问题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的H+的?问题3:怎样想办法使Zn和H+分开,不让H+直接在Zn表面得电子?列出你对问题3的看法实验序号实验2实验步骤在实验1再插入铜片,观察一段时间,使铜片与锌片接触,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问题2

4、: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的H+的?问题3:H+得到的电子是Cu失去的吗?Cu在这一过程中起什么作用?问题4:怎样想办法让这种电子的转移变成电流?列出你对问题4的看法实验序号实验3实验步骤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问题2:电子从Zn到溶液中H+经历了哪种途径?问题3: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问题4:你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有电子流过?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组内交流列出想法实验序号实验4实验步骤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

5、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导线之间接入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问题2:电子从Zn到溶液中H+经历了哪种途径?问题3:电流计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组内交流列出想法【学生通过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交流,得出结论】要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必须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进行,同时架设桥梁,使电子从还原剂区域转移到氧化剂区域,形成电流,这样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学生活动】分析在Zn-Cu原电池中锌片和两个区域得失电子情况,并试着用式子表示出来。锌片:Z

6、n-2e-=Zn2+(氧化反应)铜片:2H++2e-=H2↑(还原反应)总反应式:Zn+2H+=Zn2++H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共同得出结论】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如上述原电池中的锌片);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如上述原电池中的铜片);ZnCuH+Zn2+GH2SO4电极反应式:表示负极、正极得失电子的情况的式子。【过渡】上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初步形成了原电池的概念,那么,原电池式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科学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探究目标】根据已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利用已有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

7、原电池装置,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主要用品:铜片、锌片各两块,稀硫酸、导线、电流计。【设置阶梯式问题,对学生进行探究思路引导】问题1:如果两极材料相同和不相同时,将会产生什么现象?问题2:如果两个电极在同一容器和不同容器中,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归纳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具有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2、有两个用导线相连的活动性不同的电极;3、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4、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思考交流】在铜锌原电池中,如果用的是纯锌,则在锌片表面几乎观察不到气泡,而在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是粗锌(含有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