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

ID:29307639

大小:1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目的1、了解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2、掌握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学重难点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那几种?2、举例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那几种?讲授新课:【板】一、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学生看书p2图1-1,并自己举例。2、归纳:化学家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所遵循的规律。【板】二、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请将p3【交流与讨论】中的物质按以下方法加以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非均匀

2、混合物:混合物均匀混合物:【板】(1)按组成分非金属单质:单质金属单质:纯净物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氧化物:酸:无机化合物碱:盐:。。。。。。(2)按状态分:气态、液态、固态。(3)按导电性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4)按在水中的溶解性分: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练习1】见p3【问题解决】,再引导学生自己举例。【练习2】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质分别为:(1)O2、F2、S

3、、N2;(2)Fe、Na、Al、Si;(3)NO、CO2、SO2、P2O5。组别被选出的物质挑选依据第(1)组第(2)组第(3)组【过渡】对物质合理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答:见p4第一节。)【板】2、物质的转化:【提问】你能举例并写出有关足量强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见p4)【练习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高温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2、由氧化铜生成铜单质:3、煅烧碳酸钙:【小结】物质发生转化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练习3】见p4【交流与讨论】第1题学生举例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p4【交流与

4、讨论】第2题学生先画出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再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找出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小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强调:⑴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沉淀、气体、水生成。⑵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条件:活泼性强的金属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练习4】见p5【整理与归纳】第1、2小题。【过渡】许多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请看下面的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那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CuSO4==Cu+FeSO4【小结】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练习5】p

5、4【交流与讨论】第2题的反应中哪些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练习6】画出碳的物质间转化关系:CaCO3CH4C2H5OHCO2H2CO3CCONa2CO3【阅读】化学史话。【投影】课堂小结:画出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关系图。【作业】1、见p14【练习与实践】T1(1)、T22、见讲义。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作业(一)班级姓名学号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微粒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

6、生命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氧化物B.盐C.金属或合金D.碱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胆矾C、浮有冰块的水D、不含杂质的盐酸4、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5、“可燃冰”又称“天然气化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

7、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6、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8、是4:10D、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混合物,后者为单质的是()A、Na2CO3·10H2O、Na2CO3B、碳酸钙、液氮C、石油、液氢D、碘酒、干冰8、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CO2+H2O=H2CO3化合反应B、Cu(OH)2===CuO+H2O分解反应C、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