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

ID:29308218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_第4页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案 苏教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教材分析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键的极性的向量和,它由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结构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氢键是分子强极性的体现。物质的性质如溶解性、沸点、熔点等都与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有关。构建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有利于理解物质性质的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并能应用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前段过程的教学中,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和转化关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相对来说,对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尤其是溶解性规律缺少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因此,由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反观有机物的溶解性,将事实上升为规律,由本质统摄现象,是理论概念教

2、学与物质性质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建立分子的极性和氢键概念,理解分子的极性和氢键以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事实和现象的分析,体验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学习由现象探求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事例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培养在生活中学化学、到生活中用化学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和问题导入洗涤衣物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油脂类污渍。一种是“水洗”,在水中添加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联想、思考: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2.“干洗

3、剂”应是有机溶剂。另一种是“干洗”。干洗就是不用水洗涤衣物,它只用溶剂来去除油污或污渍。问题:(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干洗剂”应是哪一类溶剂?(3)它们为什么能去除油脂类污渍?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营造问题情境,建立生活案例与课题的联系。案例具有典型性,蕴含的问题有利于课题的切入和展开。转入课题课题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卤化氢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大小是怎样变化的?3.请判断下列分子中的化学键极性。讨论、交流,达成以下共识:1.所谓键的极性就是由于

4、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使成键原子的一方呈正电性,另一方呈负电性;2.共价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双方电负性的差;尝试、练习:判断分子中的化学键极性。通过实例回顾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明确键的极性和极性强弱的涵义。问题:1.什么是分子的极性?2.以上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有什么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明白:1.分子的极性是由于正电重心和负电重心不重合,而使分子一部分呈正电性,另一部分呈负电性;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当分子空间构型具有对称

5、中心时是非极性分子,当分子空间构型不具有对称中心时是极性分子。练习:判断下列分子的极性通过实例建立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弄清分子的极性是由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课题2分子的极性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事实: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萘和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问题:1.根据肥皂、“干洗剂”、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试分析肥皂和“干洗剂”为什么能去除油脂类污渍?归纳“相似相溶”经验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探究“干洗剂”的去污原理:“干洗

6、剂”中的氯代烃合成溶剂、氯氟溶剂、通过实验事实感悟“相似相溶”经验规律。并体会:“相似”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2.为什么同为非极性分子的氯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等要大得多?3.同为极性分子的氨气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前者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后者要大得多?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H2O)(1.01×105Pa,293K)气体溶解度/g气体溶解度/g乙炔0.117乙烯0.0149氨气52.9氢气0.00016二氧化碳0.169甲烷0.0023一氧化碳0.0028氮气0.0019氯气0.729

7、氧气0.0043乙烷0.0062二氧化硫11.28 碳氢溶剂都是非极性的或弱极性的溶剂,而油脂也是弱极性的分子—“相似相溶”。探究肥皂和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解读气体的溶解度:氯气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增大了在水中的溶解度;氨与水分子间有更强的作用力增大了溶解度。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应用规律,发现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导入“氢键”概念。课题3氢键及其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问题:1.什么是氢键?氢键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2.在20℃时,气体的压强为101kPa,1L水可以溶解气体的体积是:氨气为702L,氯化氢为500L

8、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常见有机基团中哪些易与水形成氢键?哪些难与水形成氢键?4.有机物的溶解性有什么规律?5.举例说明有机分子中的“亲水基”、“疏水基”对有机物的溶解性有什么影响?讨论归纳:1.氢键是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2.氢键的强弱与跟它成键的元素电负性和半径大小有关,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原子半径越小,氢键越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