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311564

大小:70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8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2、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

3、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教学重点从衣、食、住、习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教学难点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

4、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资料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浙江服装博物馆图片《清末民初五世同堂场景》。学生集体辨认五代人身上不同的服饰,从服饰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变迁。板书:物质生活与的习俗变迁二、讲授新课板书:一、服饰篇清朝末年男子长袍马褂和旗女的旗服及汉女的上衣下裳制女服;清朝男子西装;民国时的中山装和女士的改良旗袍。教师提问:近代以来服饰有何变化?学生回答:西服传入并流行;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分组讨论:1.当时哪些人会穿西服

5、?会在哪些地方首先见到那些穿西服的人呢?2.西服在什么时候传入?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开来?3.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4.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教师总结:1.有留学生、商人、有新思想的人等。首先会在沿海通商口岸见到。2.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期流行。3..3.与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思想有关,人民思想逐步开放;民国初政府颁布“剪发易服”政策推动;西服本身的魅力等。4.4.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中西合璧的男女服装:中山装和旗袍。教师讲述:中山装的来历和特殊涵义,说明中山装为国人喜爱的原因,中山装成为我国

6、的民族服装,至今仍为国人所喜爱。刘德华出任本届残澳会爱心大使时穿中山装的照片。一组旗袍的演变及其特点的照片教师讲述:旗袍和中山装一样成为我国的民族服装。中西合璧是近代服饰的变化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服饰变化带有一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烙印。讨论:为什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和干部服取代了近代以来的旗袍和西装成为流行时尚?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要在当时历史大背景中去思考问题,要多角度分析问题。教师总结:政治因素:政治运动频繁;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低;思想因素:封闭保守。当时人们以服装的同一性表示对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

7、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服饰变化具有明显的政治生活的烙印。教师提问:何时打破了这种局限,人们的服饰开始变得绚丽多彩,并与世界接轨?学生回答:改革开放以后。若干现代生活照片。教师讲述:我们走到街上很难看到两个服饰打扮完全相同的人(除工作服、校服),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充分展示个性特点。教师提问: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合作回答:政治上实行改革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开放;与世界服饰的交流促进等。教师总结:从近代以来到现在,我国服饰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20世纪

8、五十年代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