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311652

大小:2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六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教学目标二、知识结构三、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与分析本课内容是大众传媒的变迁,首先解题,了解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可由学生总结出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

2、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会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能够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由于本课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建议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运用有关材料来说明中国大众传媒变迁的概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得到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

3、展影响的认识。本课在学习时可以通过报刊、影视、互联网三大板块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建议教师对学生选用的资料进行掌控,合理运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思考这些变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可以由现实问题导入,如学生关注程度较高的新闻信息、影响较大的影视作品、普及较快的网络歌曲等,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教材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作用,列举了一些报刊名称,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很熟悉,建议学生通过历史分期掌握不同时

4、期报刊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教师对其中相关史实进行适当补充,资料价值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资料能分析出报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报刊业的兴起阶段:结合课前导言内容,认识报刊业起步阶段的两份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的问世冲破了旧时报纸的局限,消息已不限于单纯的政治公报,开始重视对国内外大事和市井社会民众的新闻

5、报道,第一次形成了一份现代意义的中国报纸。1912年史量才接任总经理,大刀阔斧致力于改革,《申报》蒸蒸日上,提到《申报》无人不晓,以致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把一切报纸都叫作“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注释中进行了资料补充。《中国丛报》由马礼逊倡议,于1832年5月起出版一份英文的月刊,名为“TheChineseRepository”,中文译作:《中国丛报》,又译作《中国文库》,旧译作

6、《澳门月报》(与林则徐编译的《澳门月报》无关)。自此开始,至1851年12月约十年间,《中国丛报》共出版21卷,登载了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调查资料,其中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活动等情况,也包括了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等中国官吏的活动等记载。《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同治七年(1868)7月19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初为周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路不广。1894年9月,自第301卷起更名《万国公报》(同治十三年),成为以刊登时

7、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至第750卷停刊。光绪十五年(1889)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宣传刊物,多载时事论文和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发行量渐增,至戊戌变法时已达38400份。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刊。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同一时期创办的报刊还有: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1874年1月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容闳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汇报》。我国的报刊业逐步兴起。教师可设问:这一时期的报刊

8、主要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中国报刊业的发展阶段:戊戌变法时期,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大多反映社会思潮,比较著名的是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由梁启超主笔,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在日本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