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ID:29315165

大小:36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8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中学高2017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刘文芳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周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利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2.《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B.

2、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5.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

3、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6.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

4、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材料反映宋代的私营手工业A.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C.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5、(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B.手工业者没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9.《中华文化史》一书写到“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学思想去趋向新启蒙10.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C

6、.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11.17—18世纪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现象,儒学家们经常以超世间的“道”和“世间”的“势”相抗衡。这体现出当时的儒学家们A.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B.借鉴了道家和法家思想C.对近代民主理论的探索D.对西方民权思想的宣传12.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B.“盐铁官营”等政策说明抑商主要是抑私商,官商继续发展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D.“四民异业而同道”、“工商皆本”等思想促进了

7、工商业的繁荣13.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14.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A.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

8、制D.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15.下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