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ID:29325708

大小:8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_第1页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_第2页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_第3页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_第4页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 第二章 化学平衡 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化学平衡●从容说课本节介绍了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化学平衡建立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学中应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

2、平衡状态,接着再以一可逆反应为例,如CO+H2O(g)CO2+H2,说明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组织好本节的史实讨论。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用建筑高大的高炉来减少高炉气中CO含量的错误做法,可以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2.

3、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教学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知识台阶,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以及多媒体手段演示溶解平衡的建立等,启发学生联想从而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组织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电脑●教学过程[引言]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

4、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板书]第二节化学平衡[师]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进行程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板书]一、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可逆反应[师]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

5、一问题。[板书]二、化学平衡的建立[师]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生]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生]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6、。[师]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多媒体电脑]三维动画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生]观看动画效果,进一步理解溶解过程。[师]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板书]1.溶解平衡的建立开始时v(溶解)>v(结晶)平衡时v(溶解)=v(结晶)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师]那么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以CO和H2O

7、(g)的反应为例来说明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板书]2.化学平衡的建立[师]请大家在下面阅读教材自学,利用在第一节中所学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要求把在800℃,1L容器中的CO和H2O(g)的反应情况,用一个时间——速率图象来表示,并能对图象的含义作出解释。[学生活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因容器体积为1L所以c(CO)=c(H2O)=0.01mol·L-1催化剂高温CO+H2O(g)CO2+H2开始浓度0.010.0100一段时间后0.0050.0050.0050.005作草图:解释:当反应开始时CO和H2O(

8、g)的浓度最大,因而它们反应生成CO2和H2的正反应速率最大;而CO2和H2的起始浓度为零,因而它们反应生成CO和H2O(g)的逆反应速率也为零。之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CO和H2O(g)的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就逐渐减小;生成物CO2和H2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就逐渐增大,最后二者相等了。[引导]大家把这一过程同开始的溶解平衡相比较,看是否有相似的地方。[生]分析、比较溶解平衡和刚才的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