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

ID:29351875

大小:468.50 KB

页数:101页

时间:2018-12-1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全册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学案全集第一单元学习目标与方法以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个学科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2、练习运用圈点、批注法鉴赏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学习做一点圈点批注,写下心得。3、对那些美妙的段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能力。4、在阅读鉴赏感受中,加强积累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景状物的相关知识,能够仿照本单元自己喜欢的写作形式

2、,书写自己的感受。荷塘月色一学习目标1、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2、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结合优美的景物描写,具体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辞效果。 3、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二预习方案方法指导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一)基本任务1、背景介绍《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

3、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2、相关知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

4、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3、字词积累读音:蓊蓊(wěng)点缀(zhuì

5、)踱步(duó)袅娜(niǎo)霎时(shà)弥望(mí)斑驳(bānbó)渺茫(miǎo)倩影(qiàn)和谐(xié)琐屑(xiè) 词义:幽僻:幽深僻静。受用:享受。弥望:满眼。弥,满。袅娜:柔美的样子。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倩影:美丽的影子。倩,美丽。一例:一律,一概。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敛裾;提一提衣裳。裾,衣襟。(二)挑战任务1、篇末注明创作时间是“1927

6、年7月”,地点是“北京清华大学”,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怎样?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2、自读课文,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用舒缓的语调朗读并思考:文章可分为几部分?三自主学习方案(一)方法导引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文意。2、明确文眼,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读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旨晓情。(二)重点指津1、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2、《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色?3、课文中哪些语句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感情的?这种感情有没有发展变化?它与作品的景物描写是怎样交织、融合在一起的?4、《荷塘月色》如何表达出朱自清的

7、思想矛盾?5、举例分析本文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三)难点解读1、“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西洲曲》?3、《荷塘月色》最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据蝉喜热的生活习性,蝉在清凉的夜晚是很少叫的,此处是否是朱先生的杜撰呢?(四)思维点击1、本文的艺术特点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散文名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景物,“处处景语,处处情语”,塑造了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读者如临其境,感受着作者的感情并引起深深的思考。赏析本文的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抓住景物的特征写

8、景。“荷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