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361931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与能力: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四提倡,四反对”等;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二、过程与方法: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

2、的。B重点与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教学方法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的,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教学内容上,遵照认知规律,先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再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原因和产生的影响。由感性到理性.D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智慧问答题:中国有这么一所高校: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家革命与建设的摇篮王选院士:独特的精神魅力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中国的哈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人类繁荣的希望之源这是什么大学?(学生回答略)对,是北大。高校

3、排名,北大排在亚洲第一,世界第15位,可以讲,北大誉满全球,海内皆知,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我想,你们也向往北大吧!北大也是你们心中的理想吧。可是,你们知道吗?北大真正的崛起是跟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运动息息相关的,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学生齐声说>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产物,新文化运动也是1915年中国的必然产物。那么,1915年的中国到底是怎样呢?【讲述新课】一、《新青年》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1)辛亥革命的影响:

4、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2)启蒙思想的作用: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启迪了中国人民的民智;(3)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4)复古尊孔的逆流: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他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本课引言)尊孔复古实际上是在恢复旧的礼教、道德,这实际上就是复辟帝制的前兆。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

5、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力图“根本之救亡”,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小结背景(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2)政治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准备恢复帝制(3)思想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正如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说:辛

6、亥革命后产生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在文中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敬告青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7、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2)主要阵地:《新青年》、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与活动基地。【合作探究】1:北大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1)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2)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3)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在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其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等。他聘请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