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

ID:29362701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6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前思考】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冲击。预习教材内容,查阅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在哪些方面冲击了传统儒学?它的出现起什么样的作用?【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2.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

2、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3.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重难点突破】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本课重点,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其受到的冲击,并指出这一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明清之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分析思想文化的变化。还要考虑到儒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明清之际时代发展

3、的不适应性。对这些思想家的主张可以采用分析其异同点的方式加以掌握。【教学过程】一、明末清初的思想1.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2.思想家对儒学进行修正,儒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领域出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二、社会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三、活跃的表现:(一)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原因:(1)社会背景:(略)(2)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生活困乏,中年做过小官,目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3)家庭影响:祖父辈从事商

4、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4)学派的影响:继承并发展泰州学派反传统的精神(泰州学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传统意识的学派)2.李贽的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藏书》等多种著作。3.思想主张。(1)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①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学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4)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材料:他的徒弟中有女弟子,备受正统士大夫诽谤;他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失节是

5、大”的言论,赞扬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以“惑世诬民”最遭逮捕,在监狱中自杀)(5)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4.评价(1)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要求平等,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2)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二)明末清初的四位思想家1.共同的时代背景:(1)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3)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

6、一定发展,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2.各自主张:A:黄宗羲:(1)生平:①参加抗清斗争②失败后,隐居著述③浙东学派的创立者(2)主张: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②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3)评价: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B.顾炎武:(1)生平:①明末参加复社,反对宦官专权②参加抗清活动③开清代考据学之河(2)主

7、张: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3)评价: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C.王夫之:(1)生平:①参加抗清②隐居著书:收录:《船山遗书》(2)主张: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如:批判秦朝的暴政:横征暴敛:人民疾苦+君主专制:君臣之道丧失+法制之弊:政治腐败②哲学思想: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

8、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