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ID:29363699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教学课题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知识与技能 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并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圈环流的分析思考、绘制与制作,提高自主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的地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难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

2、形成及分布2、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教法与学法引导辅助法、探究讨论式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上节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三圈环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因此以探究互助形式讨论其形成、绘制示意图、最后辅以多媒体演示,可活跃课堂、重点进行疑难点分析、增强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图片哥伦布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定向风带和无风带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课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2、复习旧课:在黑板上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甲、乙两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叫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3、归纳: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遇冷气流下降形成高气压风:同一水平面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3、探究: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了甲、乙两点的热力环流简图后,接着总结,如果上面说的甲地是极地,乙地是赤道,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假设的条件“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均匀”,也就是只考虑赤道与极区间的冷热差异。把甲地改为北半球的极地,乙地改为赤道,再叫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的示意”图。4、图示讲解:在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会产生三圈环流。5、提问:在气流上升和下沉的情况下会形成什么气压带?6、比较:同是低压,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

4、带的形成有什么不同?同为高压,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有什么不同?7、提问画图: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向。绘图: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风向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向极地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向8补充图示:北半球的风带和气压带9进一步探究:依照“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再结合上面所提到的“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系。10探究:哥伦布航海路线与风带的关11图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5、。12、提问:地球上气温高的纬度地带是不是总是赤道?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13对比分析地图: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14小结:填写表格总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15借助手势进行形象地理解和记忆:如右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

6、凸起处分别代表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大拇指伸直代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7月份,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即大拇指往北移),全球气压带(即四个手指与手掌之间接触带的凹凸处)也往北移,1月份则往南移动。16课堂练习:(1)习题(2)要求学生做课本P52页的第一个活动的第1小题,并且在课堂提问。17课后作业假定课本图2-23中各气压带的宽度大致为10个纬度,尝试画一幅以北极为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在夏至日时的气压带、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图中相应位置上。(做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高低压相

7、间分布,南北对称风带高压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