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364426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自主探究1.读一读:通读教材第9-11页,明确学习目标.【课标内容要求】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1.2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分析】知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能力: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知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坚持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2.填一填(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和_____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

2、______和______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3)凡认为_____决定_____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决定______的,就是唯心主义.(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_______和______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和_____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二、合作学习1.合作探究探究一: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探究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收获的计划和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企业的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的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处方和病情的关系。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处理好学

4、习计划和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1.巧建结构哲学的基本问题

5、和的关系问题

6、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7、

8、

9、

10、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11、

12、

13、

14、唯主义唯主义不可知论三、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2.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

15、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3.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在于()A.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B.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C.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D.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A.怀疑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5.上述材料中的两中观点都是对的回答()

16、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6.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和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改造存在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A.它涵盖了哲学的全部内容B.它是人们在生活和时间

17、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C.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D.不同人对二者关系有不同的理解题号12345678答案(三)简答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四、走进生活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伊曼努尔·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Puritianism),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

18、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