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364569

大小:8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运动的含义(2)静止的含义(3)规律的含义(4)运动是有规律的(5)规律是客观的◇理解:(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3)规律的客观性◇运用:结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能力目标(1)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运动事例中,归纳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2)要在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3)培养和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并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2、目标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学习重点、难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知识梳理】运动的含义(一)知识网络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规律的含义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运动是有规律的要尊重规律,不违背规律要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二)预习导读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哲学

3、上所讲的运动是指。(2)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是物质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离不开物质)(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中,没有的物质,因而运动是、和。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的一面。静止是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二是说。因此,静止是、和。(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的同时,也肯定的存在。物质世界是与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和。2.运动是有规律的(1)所谓规律,就是。(2

4、)规律是客观的,是为转移的,它既不能,也不能。规律是普遍的。、和,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人可以在的基础上,根据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教学过程】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这几副图片的理解。(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1)运动的含义明确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和各种具体运动形式的关系:(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

5、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学生举例说明: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课堂探究:(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分析总结(略)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离不开物质)学生思考: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体现的道理是:③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课堂演练1、2◇课堂探究:(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

6、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学生思考回答:(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①区别:1)含义不同:运动是指:静止的两方面的含义:2)特点不同:运动是:静止是:②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物质世界是的统一。③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会导致;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导致。(举例说明)2.运动是有规律的◇课堂探究: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学生思考回答:(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注意:规律必须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

7、加给事物的规律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稳定的而不是多变的(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①原理内容:规律的客观性是指:思考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体现的道理是:规律的普遍性是指:思考: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荀子体现的道理是:②方法论要求:◇课堂探究:(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课堂探究:(1)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能否被看作是改变或创造规律?(2)请举出人类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造福的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一方面,必

8、须。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根据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知识疑点】(1)运动是绝对的是否意味着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