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

ID:29373189

大小:4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3.2研究摩擦力3教案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摩擦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3)掌握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滑动摩擦力方向的方法。4)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注重实验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考与改善。  3)通过参与实验探究能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探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能与同学互相

2、协作、友好相处。教学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教学难点:设计探究方案,对实验数据的数据处理;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教具准备:波珠子、塑料筷子,木筷子、烧杯、啤酒瓶、洗衣粉、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测力计、毛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生实验1:把波珠子放在烧杯里,请学生先用塑料筷子尝试把波珠子夹起,再用木筷子夹波珠子。学生实验2: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颈部分(图中覆盖部分)向上提,提不起来;再将瓶子擦干净,用毛巾

3、覆盖在瓶颈部分,拿着毛巾向上提瓶,瓶很容易提起。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动摩擦力从学生实验中引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作用点和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学生实验3: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感觉摩擦力,然后增大手对桌面的压力,学生实验4:在玻璃板上铺上毛巾测力计拉木块使它也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读数。然后把木块放在玻璃板上,用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在木块上加上钩码,用测力计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读数,试分析数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跟什

4、么因素有关。教师讲解: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有公式:F=μN。μ是动摩擦因数,由摩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2.静摩擦力演示实验1:推讲台而讲台不动,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的概念从实验1引导学生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演示实验2: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5、、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学生分组实验1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

6、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学生设计表格,并且做好记录:数据测力计读数拉力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方向静止1   静止2   最大拉力   匀速拉动   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推力。学生实验5:自行设计实验,证明当压力增大时,最大静摩擦力也增大。组织学生讨论木板对木块A有没有摩擦力。练习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B.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摩擦力一

7、定是阻力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无关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D.最大静摩擦力随物体间正压力增大而增大3.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U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U2有可能是( )A.U1=0,U2=0          B.U1=0,U2

8、≠0C.U1≠0,U2=0     D.U1≠0,U2≠04.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关于前轮和后办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5.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布,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