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

ID:29373363

大小:1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1页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2页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3页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4页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4.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知识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入手,再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习的主要任务   除

2、了从知识上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外,更为重要的是,本节教材内容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强,通过观察三个实验,理出头绪、分析论证进而归纳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实验探究的具体过程,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教材中对法拉第坚信磁能生电,并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发现电磁感应规律的物理学史料的介绍,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同时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   ②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归纳总结。   (2)教学难点   ①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操控。   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磁通

3、量的变化。   二、学习者情况分析   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在初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结论。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能根据实验事实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   (4)能说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特点。 

4、  2.过程和方法   (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2)介绍法拉第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十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对物理学中简洁美的介绍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物理学中美的情怀。   四、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学生探究实验,创设物理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然后进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

5、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通过同学间的分组实验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教学器材    自制铝管“电磁隧道”,小铁球,磁性小球,灵敏电流计,蹄形磁铁,线框,条形磁铁,大小螺线管各一个,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 师: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隆重举行,我们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男子佩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仲满以15:9的好成绩战胜了法国运动员尼古拉-洛佩,赢得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击剑队的首枚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大家想一下,击剑比赛中是如何记

6、录比赛成绩的? 生:是用运动员头盔上的指示灯发出的闪光来记录比赛成绩的。 师:下面我发明一种装置,同样可以用来记录比赛成绩。下面进行演示实验,指示灯发光。 师: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现象呢?等学完本章内容后,我们就会明白了,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节内容──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新课教学】 1.史料介绍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演讲中,碰巧在南北方向的导线下面放置了一枚小磁针,当电源接通时,小磁针居然转动了,听众中大概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现象,但奥斯特却为这一发现感到振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能够产生磁,那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当

7、时很多物理学家都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如法国的安培、瑞士的科拉顿等,但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只有英国的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为我们找到了答案,磁可以产生电,但是有条件的,下面就让我们沿着当年法拉第探索的足迹,来探究一下产生电磁感应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吧。(讲述的同时在屏幕上展示安培、科拉顿、法拉第等图片) 2.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师:大家看,我这样直接把导线接到磁铁两端,能否产生感应电流。 生:不能。 师: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