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

ID:29375614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_第1页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_第2页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_第3页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_第4页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加爵案件的分析和思考0991931电子政务马燕茹“马家爵事件”虽然早已“既往矣”,但事件背后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不断地推敲和反思.马加爵杀害四名同窗的原因及整个事件给社会带来的的思考与启示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和分析的焦点。确实,从依据刑法定罪量刑的角度看,该案在适用法律上并不存在困难,是一件普通的故意杀人罪案件;但是,从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角度看,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什么?谁来对事件负责?负什么责?又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这样的问题虽然复杂,却应当是整个社会不得不认真反思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拥有知识和未来,充满朝气的群体,从犯罪人的社会分

2、层来讲,大学生属于低犯罪率的群体。尽管这样,就全国的情况看,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出现了一些震惊全国,令人难以相信是大学生实施的犯罪案件,要解释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有必要回顾一下犯罪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19世纪末以来,关于犯罪原因的通说是实证学派的理论,认为犯罪是犯罪人个体的生物、心理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新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在趋利避害本能的驱使下,权衡犯罪的风险与回报、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和决定的结果。综合这两种理论来分析马加爵案件,可以看出大学生犯罪一般有以下

3、几方面的原因:一、文化适应的因素。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应对种种文化适应,面对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知识、陌生的校园生活、陌生的城市(对农村学生和外省学生而言),如果不能消除这些陌生感,就会产生文化的不适应性,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二、文化交往与认同的因素。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大学生最经常的交往活动,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同学之间会形成文化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不能被他人认同或容忍,就会导致自卑、敌对、狂躁的心理,甚至出现由于文化冲突引起的迁怒于同学的越轨行为或犯罪行为。三、不良行为的因素。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指轻微的违法行为、违反校规的行

4、为和有失道德的行为,实际上,不良行为在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并成为引起矛盾和冲突,诱发犯罪的导火索。四、趋利避害的因素。大学生应当是有理性的人,往往是在深思熟虑后选择其的行为,但是,在权衡犯罪的风险与回报、成本与收益时,他们又会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理想化色彩过浓而不切实际,犯罪前后都存在逃避惩罚侥幸心理,从而敢于犯罪。五、外部社会影响的因素。现在的大学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社会对大学生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社会的犯罪和社会的阴暗面以及亚文化的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马加爵杀的虽是同样出身贫寒的同学,起因还是巨大的心理不平衡:别人

5、对我不屑也就罢了,你和我是一样的啊,我还引你们为知己,怎么也跟着嘲讽我?城乡之间的出具是客观存在的,现代传媒以及人口高频率流动,将这种反差活生生地展示给贫困的乡村和农民。他们坐在摇摇欲坠的土屋中,从电视里看着城市商品房美轮美奂,看着电视剧中的城里人坐在豪华的客厅里打情骂俏……他们更从打工的经历中体会这种反差,从孙志刚一类的遭遇中咀嚼着悲怆。于是,心理不平衡会很容易转变为惹事作恶。制止马加爵式犯罪,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制止城乡鸿沟的继续扩大。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城市对此更应该积极配合。马加爵案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刺伤的是城市和乡村

6、的灵魂……  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还占较大比例,反映在大学生中间,类似马家爵的贫困生也不在少数。“马家爵事件”发生以后,国家以“亡羊补牢”的态度,加大了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力从经济方面有效地杜绝了类似事件的发生。从有阶级以来,以财富决定人格的贵贱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所以奴隶主、地主、资本家等统治阶级,可以在经济上对人民进行盘剥,在政治上进行压迫,在思想上进行愚弄,因此激起历代人民“杀富济贫”,进行激烈反抗!现在阶级对立在中国虽已无存身之处,但旧社会腐朽的思想意识却还没有被清理出历史舞台,还在顽固地有所表现,还在试图通过新生

7、的“有钱”阶层死灰复燃!人可以有贫富,但人格决没有贵贱!随意侮辱别人人格的行为表面上看是“人格强势”,而实际上却是一种“人格堕落”!如“马家爵事件”就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缩小城乡差别,而于今更加任重道远。六、学校教育的因素。由于教育投入、教育内容、师资质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现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流于形式的问题,还处于在摸索和改革的阶段,尚没有建立及时发现学生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的有效机制。 犯罪原因的分析是设计犯罪预防制度的前提,按照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菲

8、利的“犯罪饱和论”,犯罪是现阶段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引起犯罪的诸种因素中,对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产生改变犯罪数量的效果。所以,如果以上因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