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

ID:29376840

大小:5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辅导教案 浙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辅导教案导学诱思一、扩散和渗透1.扩散: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扩散的结果是该分子分布均匀,直到平衡。2.渗透: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1)渗透作用的结果是水分子从其分子数相对较多处向相对较少处扩散。(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发生质壁分

2、离的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提示你知道盐碱地不长庄稼的原因吗?趣味思考: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导致植物不能吸水反而失水,使植物脱水死亡。二、被动转运1.概念: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称为被动转运。2.易化扩散:物质由高浓度扩散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但是不消耗能量。提示我们从外界吸收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整个过程共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

3、是多少?其穿膜方式是什么?趣味思考:共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11层。穿膜方式是扩散。三、主动转运1.概念: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转运。2.特点:物质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3.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4.实例:离子、氨基酸等。提示我们吃的海带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碘,而海水中碘的含量很低,那么海带细胞是以什么方式吸收碘?趣味思考:主动转运。四、胞吞和胞吐特点:物质穿过细胞膜层数为零层;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核心解读1.渗透作用

4、的原理(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即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是由两个溶液体系(A和B)以及隔在二者中间的半透膜构成的。(3)原理: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B流向A;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A流向B;当溶液浓度A=B时,则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特别提醒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是双向扩散,直至动态平衡。扩散的结果是水由单位体积水分子多的一侧流入单位体积水分子少的一侧。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1)内部原因: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原

5、生质层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但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这样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才能发生分离和复原现象。(2)外部原因: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液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原生质层的体积缩小,而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的体积逐渐膨大,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特别提醒成熟的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既能发生质壁分离,又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植

6、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1)判断细胞的死活(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分离剂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比较→判断质壁分离速度(或细胞液浓度)。(4)比较未知浓度的溶液浓度大小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5)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6)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

7、KNO3和蔗糖溶液)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扩散易化扩散或主动转运规律总结①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②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2)氧气浓度对物质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扩散或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规律总结

8、①扩散和易化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都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②主动转运方式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在氧气浓度为零时,通过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