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82377

大小:7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7《记念刘和珍君》3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2.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能力目标:1.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目标:1.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设想】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同于一般纪念文章的写法、对烈士的哀悼和尊敬,对敌人的痛斥和揭露,对斗争的教训和意义之总结等等是怎么凝聚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语段该怎么准确理解?上述种种,涉及深层阅读问题,即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教学

2、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与必要的点拨、提示,为他们理解课文搭桥,以优化他们的思维流程,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此外,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因此我做出以下:1.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刘和珍为什么而死,作者对待她的牺牲的情感、态度如何,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进行揣摩体会。2.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讨论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3、情。【教学课时】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表达意思,体会作者悲愤的感情;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刘和珍主要生平事迹和遇难过程、作者分析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把握作者感情发展脉络;第三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探讨法与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具体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2.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教学要点】整体感

4、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一、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一学习散文为主,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先看一首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谁的诗歌?是鲁迅。《自嘲》其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志向和立场。提问学生对学过的鲁迅的文章的记忆.小学到现在我们有读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社戏》、《孔乙己》,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大文豪。

5、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简介。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女子就是八十多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二、背景、图片导入与解题:【鲁迅的照片、三一八惨案的照片、刘和珍君的照片】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98年鲁迅离开故乡求学,1902年初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的邀请去南京历史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教育部迁往北平。1918年参与编辑《新青年》,同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

6、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五四”事情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1924年到1926年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支持学生运动,发起和领导了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心文学团体,因时代的剧变而进入苦闷、彷徨期。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左联,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形成战斗写作的第三个高峰期。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见下表: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坟》《南腔北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16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译作果戈里《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等2.背景介绍(结合

7、课文注释1及非常教案理解)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

8、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