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6.19《窦娥冤》教案 沪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6.19《窦娥冤》教案 沪教版必修3

ID:29382924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6.19《窦娥冤》教案 沪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 6.19《窦娥冤》教案 沪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 6.19《窦娥冤》教案 沪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6.19《窦娥冤》教案 沪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窦娥冤》教案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3. 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品味戏曲的语言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 三、预习点拨 1. 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2. 查阅工具书或电子网络了解作家作品及戏曲有关常识并解决重点字词 第一课时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

2、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一、知识储备 1. 关汉卿,号       ,      戏曲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代表作品有       、       、      、      等。《窦娥冤》全名            ,共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的      和王实甫的        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

3、成就。 2. 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白”。其代表作是关汉卿的         ,马致远的          ,白朴的         ,郑光祖的          。 3.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      、      、       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        ,有的还加一个       ,剧本由       、        、        三部分组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      或       一人独唱至终。 4.正音 刽子手(  )、亲眷(  )、嗟怨(  )、杳无音信(  )、前合后偃( 

4、 )、 尸骸(  )、冤枉(  )、荒阡(  )、亢旱(  )、鲍老儿(  )、瀽(  )、 5.课文出现    个曲牌,都属于     宫调。 二、理清结构(本折戏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5、  三、问题探究 研读第一层 1.【端正好】曲子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滚绣球】曲中,窦娥质问了什么?痛陈了什么?否定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3.【滚绣球】这支曲子又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研读第二层 1. 课文在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同时,又反映了她性格的另一面,是什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2. 试分析窦娥与婆婆的一段对白,体会关剧的语言艺术。 3. 讨论: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不替婆婆认罪,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课外延伸:把讨论内容写成一段小文字,阐明自己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研读第三层 1. 窦娥临刑时发出了哪三桩誓愿?为什么要发这三

6、桩誓愿? 2. 这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什么性格? 3. 作者设计三桩誓愿,并写两桩誓愿当场应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二、拓展延伸 思考讨论:除了《窦娥冤》,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作品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比如《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文学作品中会这样安排呢?(提示:可从作家、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社会现实等角度考虑) 三.趣味探究 窦娥与哈姆雷特 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在世界文学史中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因此关、莎二人的戏剧作品常被用

7、于比较研究。窦娥与哈姆雷特,这两个著名的悲剧形象分别诞生于13世纪的中国和17世纪初的欧洲,在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但二者又有很大不同。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的叔父克劳迪斯毒死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老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