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

ID:29382983

大小:6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7《陈情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一、专题内涵解说:专题名称取自李商隐的《锦瑟》诗,重点在“情”字上,揭示了本专题的基本内涵,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本专题分三个板块:“如泣如诉”、“执子之手”和“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亲情、爱情和友情。第一板块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人读后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动人。第二板块选了两篇戏剧作品,一中一外,一聚一别,一悲一喜,构成互补关系。第三板块选了三首歌颂真挚友情的诗歌,它们以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象,传达出多样的情感内涵。本专题选的是中外经典作品,具

2、有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在感受作品丰富情感的同时,接触到多种的文体和表达形式,在鉴赏解读的实践中,学习抒发感情的常用方法,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切实提高对散文、戏剧、诗歌的鉴赏能力。二、教学目标:⒈学生能感受作品中深刻、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⒉学生能了解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及诗歌等文学体裁的特征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法。⒊学生能掌握阅读鉴赏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及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⒋学生能够从细节、景物、台词、意象等入手,准确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⒌学生能理解语言的深层意蕴,评价感情的表达效果,提高解读作品的能力。三、教学建议:本专题主要学习方式可为文本研习,可

3、以与活动体验适当结合。学习戏剧,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片段表演、观摩影视作品;学习诗歌,以三首友情诗为“点”,由“点”到“面”,让学生课后收集友情诗,组织诗歌朗诵会。还可以与问题探讨适当结合。如《项脊轩志》不言悲而悲不可禁的结尾,妙在何处,就很有探讨价值;《箭与歌》的译文比较,学生合作探讨一定比单纯研习效果好。第一板块:如泣如诉两篇文章都表达了感人的亲情,为什么感人,是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应该强化对古代散文的鉴赏。鉴赏重整体感受,忌支离破碎;重体验想像,忌冷漠操作;重个性解读,忌标准答案;重语言品味,忌架空分析。应该突出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还应该重视对鉴赏

4、方法的指导。可以运用诵读、替换、对比、举例等方法,指导学生的鉴赏,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养优良的鉴赏品质。 应该重视诵读。两篇文章都是抒情的名文,感情真挚强烈,应该多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第二板块:执子之手两场戏是长篇戏剧(曲)的节选,课前应该指导学生熟悉原作剧情,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教学中可以复习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再介绍作者戏剧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元杂剧常识,积累相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通过理解人物的关键性唱词(台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住人物形象。应该抓住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鉴赏两部作品语言

5、的诗意美。要通过角色朗读、课堂表演、看影视片等,让学生在亲历舞台的过程中,增加对戏剧的理解认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板块:旧日时光这个板块都是抒情短章,难度不大,又都是歌咏友情,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学中可以安排以自读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收集材料,了解作者,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四、课时安排:(总计10课时)“如泣如诉”4课时“执子之手”3课时“旧日时光”1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第一板块:如泣如诉《陈情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⒈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⒉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⒊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

6、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⒋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教学重点: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教学难点:《西厢记》的曲文之美;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设想:⒈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⒉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⒉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

7、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