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384696

大小:7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李商隐诗两首葛灵顿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李商隐,晚唐诗人。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的诗风与白居易截然相反,白诗妇孺皆知,而李诗虽然好学深思的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本课选取了他的《锦瑟》和《马嵬(其二)》。《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

2、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难诗。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马嵬(其二)》乃咏史之作,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有人认为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而我以为李商隐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

3、境、情感和表现方法。本文的教学难点: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的意境。思路方法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按照“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学生逐渐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领会诗歌赏析的要领,培养热爱诗歌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建议:为了让教师便于使用和查阅,本教案设计为两个课时(每一首诗歌为一个课时),但是我们建议教师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网络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2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创

4、作风格。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3.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4.了解诗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学习作者理性地看待世事的人生态度。5.分析两首诗歌独特的艺术特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语设计情景导入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李商隐,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

5、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锦瑟》。-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

6、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2)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

7、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2.基础积累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可(难道,哪能)惘(wǎnɡ)然(迷惘,茫然)信息筛选一、结构与主题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引起对亲人的思念。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写眷恋之情。7—8句:追忆悲欢离合但仍是一片茫然。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让学生自己品味。二、整

8、体感知,把握内容:1.请学生朗读全诗,明确感情基调。感情基调:伤感哀怨。2.请学生串讲诗歌,并概括大意:大意提示(幻灯投影):首联借锦瑟起兴,写佳人鼓瑟而思;颔联写繁弦一曲,惊醒了梦境中的诗人,引起无限的悲愁;颈联借典故生发联想;尾联提出“此情”二字,直接抒发怅惘之情。3.了解所用的典故。典故一:庄周梦蝶。《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