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

ID:29385516

大小:20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教案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分成二个内容:(1)什么是人机关系。(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引领学生教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通过《神舟六号》的实例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强烈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是高一年级

2、的学生在学好〈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对设计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通过教学案例由简到难的分析,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爱国主义及团体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设计时必须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的设计理念。  3、态度和情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案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

3、学习兴趣,特别是“神舟六号”案例的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团队合作精神,更好的进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4、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培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并且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孤立的。  四、教学策略  本节书从理论上讲内容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不难,为了让学生能体验好的课堂效果而欢乐得学习,设计如下:  1、通过两款不同的手机的满意度,从而引入课题。  2、教师根据课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3、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典型的《神舟六

4、号》案例,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教学  1、引入教学:屏幕展示(模拟手机和数字手机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1)两款手机的区别?  (2)你最喜欢的手机为哪一款?  教师引入课题:通过你们的选择,说明有你自己的理由,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手机和你之间有相互的联系,那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2、教学目标(投影展示)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讲授新课  通过前面引入(两款手机)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人机关系

5、的概念,并总结出人机关系含义。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当人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产生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包含的内容有: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以外,  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处的环境等。  2)师生互动  案例分析(一)  分析下列活动中的人机关系  1教师拿着粉笔板书2农民用锄头锄地  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案例分析(二):  以开门为例,分别讲出以下各图形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答案有

6、:(1)人与门(2)人与手把  (3)人与门板(4)人与门框  案例分析(三):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1)人与电梯门  (2)人与电梯门按钮开关  (3)人与厢体构成人机关系  (4)人与楼层开关(选择开关)  案例分析(四)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侯,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答案有:(1)椅靠背(倾斜度及高度等)  (2)椅面的宽度  (3)椅面的长度  (4)椅面的高度  教师引入: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从而引入新的内容。    (二)人机关系

7、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也可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提高工作效率,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  [案例分析]:“铁锹作业试验”    思考:  (1)“铁锹作业试验”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在高温及低温的情况下,哪一种环境温度易于提高工作效率?  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的情况下,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并分析:  •(1)台灯  •

8、问:能否长期在100瓦灯炮的台灯下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