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

ID:29386962

大小:93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_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_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_第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_第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 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教学案,学生版)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4.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5.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6.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知识网络构建】4.结合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微粒数目(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化学键数目等。此处常常涉及的物质有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Na2O2(阴阳离子个数比)、SiO2、Si、P4、CO2(化学键数目)、特殊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间的关系,如D2O、18O2等。5.考查溶液中离子数目时故意忽视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6.结合化学平衡考查时,故意忽视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特点。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配制步骤―→―→―→―→―→―→

3、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1)量筒或托盘天平 (2)烧杯 (3)玻璃棒 (4)容量瓶 (5)胶头滴管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高频考点突破】考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高考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六大命题角度。角度1.温度和压强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命题者往往通过NA与粒子数目的换算,巧设陷阱。角度5.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构成,而不是Na+和O2-;SiO2、SiC为原子晶体,其结

4、构中只有原子,无分子;P4为正四面体结构,1mol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考生若不注意这些,容易误入陷阱。角度6.物质的变化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藏性,有时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例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②1L1mol·L-1的盐酸中,含HCl分子数为NA③常温常压下,11.2L的C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④0.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0.2NA

5、个电子⑤62gNa2O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有NA个O2-⑥1L1mol·L-1的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⑦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含有原子数为2NA⑧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物含有2NA个氧原子⑨1L1mol·L-1的酒精溶液,含有NA个分子⑩1molFe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3NA个电子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12.0gNaHSO4的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4NAB.标准状况下,11.2LC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是1.5NAC.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

6、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D.在含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考点2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例2、把500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mol·L-1B.10(2a-b)mol·L-1C.10(b-a)mol·L-1D.10(b-2a)mol·L-1归纳总结: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1)“一个中心”:必须以

7、物质的量为中心。(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条件”: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变式训练3.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

8、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1:2B.2:3C.3:1D.5:3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SO、Fe3+、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n(SO):n(Fe3+):n(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