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

ID:29387206

大小:1.27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09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9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学案)【必备考点指要】【基础考点整理】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

2、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B.人民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3、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和地位1.中国最早培植的作物: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规模性农耕经济——粟、水稻。(二)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1.原始农耕技术(“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1)在茫茫原始山林中,人们利用“火耕”拓荒营田,进行最基本的种植经营。(2)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2.春秋战国农耕技术:(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2)秦国“以牛田”(用牛耕田),国强民富,具有了其他各国难以抗衡的实力。3.从汉至唐的农耕技术:(1)汉代,牛耕

4、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犁和便利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间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中耕的作用有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促进养分有效化、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等)(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土地问题1.中国古代基本土地制度:(1)井田制的实行和废除: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2)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3)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2.中国古代土地高度集中:(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地主占有大量

5、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2)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土地高度集中(土地兼并问题)?原因是: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土地买卖的合法性。(3)土地高度集中的危害: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激起民众的暴动。(4)封建社会通过改革解决土地问题最终失败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四)中国古代赋税徭役制度(农民负担问题)2.徭役(力役):(1)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2)劳动者服事徭

6、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这些工程既有公共工程(如水利、交通、国防、城建等),也有私利工程(始宫室、陵墓等)。3.沉重的赋税和徭役造成的恶劣影响(经济基础影响政治、文化):沉重的赋税使农民破产离开土地,过度的徭役使农民长期耽误农时,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五)中国古代水利事业3.古代中国发明的灌溉工具:(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2)宋代使用水转翻车。(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C.岳麓版——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

7、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农业的起源(二)从耒耜到曲辕犁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

8、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