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章末总结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44

高考物理 章末总结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44

ID:29390930

大小:60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高考物理 章末总结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44_第1页
高考物理 章末总结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44_第2页
高考物理 章末总结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44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 章末总结考点知识总复习教案4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总结对电场的基本概念、性质理解不透彻、掌     握不牢【例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B.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C.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D.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一定变化错因分析1.不加区分地与重力势能类比,不区分正、负电荷,认为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越大而错选B项.2.认为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时,电场力一定对带电粒子做

2、功,因此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变化,所以错选D.正确解析电场中电势的高低具有相对意义,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因此电势与电场强度没有直接的联系,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可能低,反之亦然,A错;负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地方,其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B错;由U=Ed可知,距离相同时,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差大,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C正确;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在一个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此时电场力不做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变,D错.答案 C不熟悉电场线和等势面与电场性质的关系图1

3、【例2】如图1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②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③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④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错因分析1.错误地认为P点与M点的纵坐标相同则电势相同而漏选①项.2.认为OM=MN,则M、N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4、;或者知道沿OMN方向电场强度减小,但不能由U=Ed利用微元法判断M、N与O、M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3.认为在非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是不能做直线运动的而漏选④项.正确解析由于MP⊥ON,等势面垂直于电场线,故过M点的等势面在P点下方,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①项正确;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与OP方向成大于90°的夹角,电场力做负功,②项错误;由于沿OMN方向电场强度变小,由U=Ed可判断UOM>UMN,③项错误;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粒子所受电场力始终沿y轴正方向,因此粒

5、子沿y轴做直线运动,④正确.答案 C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的特点掌     握不准确图2【例3】如图2所示,两带电平行板竖直放置,开始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相距为d,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有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重力不计)、所带电荷量为+q,从两极板下端连线的中点P以竖直速度v0射入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落在A极板的M点上,试求:(1)若将A极板向左侧水平移动,此带电粒子仍从P点以速度v0竖直射入匀强电场且仍落在A极板的M点上,则两极板间电压应增大还是减小?电压应变为原来的几倍?(2)若将A极板

6、向左侧水平移动并保持两极板间电压为U,此带电粒子仍从P点竖直射入匀强电场且仍落在A极板的M点上,则应以多大的速度v′射入匀强电场?错因分析(1)错误地认为极板间距离变化时使电场强度不变就可满足(1)的条件,则E==,由此推得两极板间电压关系为U′=U,电压变为原来的倍.(2)利用x=,极板没移动前=,极板移动后偏转位移d=,解得v′=.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极板移动前后电场强度发生了变化,进而加速度发生了变化.正确解析(1)带电粒子在两极板间的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7、,极板移动前后两次运动时间相等有=a1t2,d=a2t2得a2=2a1,而a1=,则a2=2a1==由此推得两极板间电压关系为U1=3U,故电压应变为原来的3倍.(2)因为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Ed=E′d,故E=E′,因Eq=ma,E′q=ma′,得加速度关系a′=a设带电粒子的竖直位移为h,则d=a′2,=a2联立可解得v′=.答案 (1)增大,3 (2)v0创造并非逻辑推理之结果,逻辑推理只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国物理学家)学校要求老师在教育

8、过程中要像艺术家那样,创造性地劳动。首先,老师应该自己就曾在这样的学校中成长。其次,老师应该有极大的自由去选择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爱因斯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