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08614

大小:65.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理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主要句子的含义。2、学习领会诗歌的语言表现力,学习比喻、顶真的修辞手法。过程与方法朗读中感悟句子的含义,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和学习理想的重要意义,树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学习领会诗歌的语言表现力,学习比喻、顶真的修辞手法。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主要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主要句子的含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我们学过《在山的那边》在文中作者提到“在山的那边,是海”“

2、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海”和“全新的世界”是指什么呢?(明确:是指作者所追求的理想)。那同学们有没有理想呢?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学生自主回答)由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着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二、作者介绍1、流沙河,当代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常被揪去批斗,挂黑牌、戴高帽、

3、被毒打、关押,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2年。但诗人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一直坚持勤奋写作。“十年浩劫”结束,诗人终于重见光明,迎来了文学事业的又一春。《理想》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报警磨难之后对理想的深刻而真切的感悟。2、范朴真为先生所作的藏头诗:流金岁月滤沧桑,沙石飞卷旧时光,河汉曾经草木秀,清风无痕自留香。3、流沙河先生的名片流沙河先生有过三种名片。第一种名片白底黑字,字是他亲笔书写,笔力遒劲,笔笔划划都像用先生的铮铮傲骨构成。名片上左方竖写着“流沙河”三个稍大的草书;接着是两行蝇头小草:“曾任文学编辑,供职四川作家协会”;居中是

4、他的座右铭:“天道还好,人生无常”;片尾是他的居家地址和电话。“天道还好”是说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人生无常”是指人生却没一定之规。这两句话集中了先生辩证旷达的人生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其时先生已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片背后印着先生的长诗《太阳》中的几句:“作为个体/我们的生命有限/作为种属/我们的生命无穷/虽然含笑的不再是相同的眼/虽然跳动的不再是相同的心/生命之火代代相传/春天永远和我们同在。”这几句诗可看做是先生座右铭的诠释和补充。先生的第二张名片要比第一张名片高档了

5、许多,覆了膜,朦胧着小黄菊花,淡雅,质朴。这张名片仍为先生亲笔所书,左上方横写着“流沙河”,下面两排为居家地址和电话。下面偏右横写着八个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源于东汉杨震。杨震任太守期间,有豪绅重金向他行贿,杨震不肯受。豪绅说,此事只有你知我知。杨震说,还有天知地知。流沙河先生是在用此话告诫自己和忠告友人,为人为文都得讲个良心、正派。先生的第三张名片是惟一的印刷体,白底黑字,比普通名片窄了许多。上面居中印着“流沙河”,右下角两行小字:“成都·四川;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仔细一看,名片上方是被裁剪了的。原来,1983年他参

6、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到国外访问,中国作协统一为团员印制了名片。先生名片的右上角印有“诗人”二字。他一张未用,丢了又觉可惜,在抽屉里一锁十二年。第二种名片用完后,他将这种名片找出来,剪去“诗人”二字,用毛笔写上电话号码,权当名片用。究其原因,先生说:“台湾、香港,甚至全世界,没有在名片上自封作家、诗人的。”先生说罢长吟陆放翁诗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寸骑驴入剑门。”先生的意思很明白:陆游那样已写了一万首诗的伟大诗人尚且怀疑自己算不算诗人,何况我流沙河啊!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名片也如其人。沙河先生的名片告诉我们的,绝非“清高”“谦虚

7、”所能概括。三、读P61《全易通》1、2、3,完成P671、2、3,并上交四、具体赏析全诗分为12节,全班分为12组,自主合作讨论本节的大意,及语言特色(手法运用),其他组可提问(一)1、第一节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用了比喻。2、他把理想比作什么?明确:石、火、灯、路。明确:是的,作者用了这四个比喻,这四个比喻是连环使用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叫“顶真”。3、顶真对于表达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内容上层层推进。4、既然内容上层层推进,那哪句可以是本节的中心?明确: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5、“黎明”是什么?明确:

8、理想的境界,比如国家的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