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09780

大小:75.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安塞腰鼓》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塞腰鼓》说课稿教材分析:《安塞腰鼓》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2、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宣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是学生学习、感悟的好素材。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感悟层次尚浅,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培养,特别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来更是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能力目标:立足课

3、文,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目标: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的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阳刚之美的。教学流程: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安塞腰鼓的表演,说说看后的感觉或者让你想起了些什么?1.简介安塞腰鼓2.简介作家刘成章及其作品二、初涉文本,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说说这是怎样的

4、安塞腰鼓。用“——的安塞腰鼓”对其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自主研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2.四人小组分工朗读,右上角的学生担任组长,边读边寻找文章的美点。读完后在组内用“我觉得这篇课文很美,美在——”的句式叙述出来,再推选同学准备全班交流。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比如,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来学习,一切以学生为主。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主要是采用"朗读"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

5、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1.指导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目的是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中的典型的句子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2.如将文中的排比句改写成内容相同,但形式一般的句子,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味。3.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目的是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字、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体会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

6、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一定的点评。四、拓展延伸,内化语言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读背背2.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试着用上排比、反复等修辞。五、总结升华,布置作业1.学生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2.教师总结,提出要求,布置作业设计理念: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努力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开展研究性阅读,以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践新课标的理念。1.突显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

7、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扶助,尽量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条件。比如,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我们南方的学生来说,大都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对课文的理解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欣赏,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能更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朗读课文,学生感情不到位时,可以鼓励说

8、:“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读出来,肯定能更好,不信,你再试试!”当需要学生齐读时,又可以鼓励:“老师始终相信,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其神奇的魅力。”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成功而快乐,为他们的困惑而出谋划策,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有了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也就事半功倍了。2.化烦为简,构建简明的教学主线课堂上的时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定量,烦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