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

ID:29416387

大小:24.0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9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_第1页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_第2页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_第3页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_第4页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  鄂北易旱地区水资源分析及抗旱对策研究  鄂北地区涉及襄阳市、随州市和孝感市,该地区旱灾频发,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供水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从长远解决鄂北地区缺水困扰,XX年7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构想,湖北省水利厅立即组建专班具体贯彻

2、落实,于XX年10月22日全面开工建设。鄂北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的“一号工程”,是我省地方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国家重点推进的172项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为探讨鄂北工程建成后的运管模式,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鄂北工程全面开工前夕,我们赴工程沿线的随县、曾都区、广水市和大悟县现场调研,发放了《鄂北鄂中抗旱用水情况问卷调查表》,走访了工程受益群众,与当地政府、水利、城建等部门和群众代表座谈交流,就配套工程

3、建设、创新运管模式、落实节水优先措施、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如下。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  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  鄂北地区泛指湖北省武当山、大洪山和桐柏山、大别山南麓余脉双峰山之间的区域,涉及襄阳、随州、孝感3个地级市,主要水系有汉江、唐白河和府澴河。唐西地区为引丹灌区

4、受益范围;唐东地区、随州府澴河北区和大悟澴水区,涉及襄州区、枣阳市、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大悟县等6个县为鄂北工程受水区。  鄂北地区是我省人口、耕地相对集中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汽车工业走廊,具有较好的工农业基础,是我省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鄂北地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二、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水资源现状  鄂北是一个特殊的资源性缺水地区,这一区域在气象上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在地理上位于长江、淮河的分水岭,在地貌上丘陵岗地连绵起伏。气候、地势与地质条件决

5、定了鄂北地区不仅降雨量相对偏低,过境客水少,且土壤汇水蓄水能力差,地下水贫乏。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  鄂北地区总体年降雨量为我省低值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1100毫米,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9月占全年的70%左右。蒸发量大,年均蒸发量在1500~1650毫米之间。客水资源少,随州、大悟位于府澴河

6、水系源头,除自产水外,无过境客水。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区内主要分布变质岩、侵入花岗岩、砂页岩等非含水地层,且岗地到平原过渡很快,地下水资源难以形成,仅1.5亿立方米。水资源仅占全省的2.8%,人均水资源量介于612~1072立方米。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鄂北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新中国成立后,鄂北地区兴建了大量蓄、引、提水工程,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受水区为例,目前有各类蓄水工程70979座,总库容30.89亿立方米;0.3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提水工程69处,

7、总设计流量65.9立方米每秒。地下水工程主要是生产井和生活用水井,其中生产井1227口。  通过兴建大量的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别为:唐东地区64%、随州府澴河北区46%、大悟澴水区30%,基本达到或超过国际公认的40%上限。即便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措施已修建到极致,但由于地处低山丘陵区和河流源头区,中小河流众多,大中型水库所能控制的面积仅为34%,大量水资源无法在水库留存。  三、干旱特点及成因  旱情概况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

8、识水平会大有裨益。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  鄂北地区历史上是有名的“旱包子”,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历史上,仅广水市就因闹旱灾,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特别是在1900年,由于连续七个月特大干旱,先后近两千户上万农民离乡背井,举村迁移到安徽、江西落籍。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北地区干旱发生频次有增加的趋势,从1950年至X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