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

ID:29418879

大小:1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9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_第1页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_第2页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_第3页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_第4页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词的本义引申义(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一、何为词的本义本义顾名思义应为词本来的意义,它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使用的意义,是引申义的源头。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在汉字诞生之前,语言(口头语言)早已产生,某个词在口语中刚出现时究竟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无法考证。据考古发掘,中华大地上早在170万年之前,就有元谋猿人的活动,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而汉字的产生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同170万年相比,五、六千年实在是很短暂。我们现在了解古代语言,主要是靠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材料;王力先生说:“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的语言。”因此,研究和学习古代汉语,

2、离不开汉字。在汉字诞生之前的一百六七十万年中,汉语的形态和词的含义,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因此,我们界定的词的本义,是从有记录词的汉字之时算起的,而不是从语言中词的产生之时算起的。词的本义和词的原始意义之间不能画等号。对于一个多义词来说,本义在它的所有含义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含义多数是从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其他含义也就容易理解。清儒江沅在《说文解字注·后叙》中指出:“本义明而后余义明,引申之义亦明,假借之义亦明。”这是对本义与引申义、假借义关系的深刻揭示。例如,在新版《辞海》中,“题”字共有七个义项,即:①头额;②标识篇首的文字,如“标题”、“篇题”;③题目、问题;④书写、署,

3、如“题字”、“题诗”;⑤品评;⑥章奏;⑦通“提”。在这七个义项中,“头额”是本义,《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说文》告诉我们,“题”是形声字,它的本义与“页”有关,读音为“是”。“页”(xié)是个象形字,含义为“头”;“头额”是“头”的一部分,所以从“页”。《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文题”即“花额”,这是“题”的本义之用。义项②至⑥研究.,都是由本义发展推衍出来的:“头额”是人体最上最前的部位,由此引申表示一篇文章最前面的文字,即“标题”、“篇题”;“标题”表示文章要阐述、说明的具体对象,由此引申表示“题目”、“问题”;出了“题目”、提

4、出了“问题”人们才能做文章,由此引申出“题字”、“题诗”之义;写的字、题的诗,是供人们鉴赏的,由此引申出“品评”之义;就某一问题向皇帝禀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便引申出“章奏”之义。义项⑦“提”在意义上与“题”无关,是音同借用。可见,只要抓住“头额”这个本义,“题”的其余六个意义就不难把握。正因为本义在理解多义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古汉语研究者历来重视本义的探讨。我们在学习中,必须牢牢掌握一些常用词的本义。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例:A象形字,水:甲文字形为,江水又东,迳巫峡。古指河流,本义。斤PPT6B指事字,本:甲文字形为,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树根,本

5、义。朱末C会意字,粪:甲文字形为,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扫除,本义。乳保D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责备,本义。颖:从禾,顷声。,禾穗的末端,本义。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朝、射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其本义。从造字法来说,象形最能反映本义。指事、会意也可以显示本义,就《说文》而言,占总字87.39%以上的形声字,其意符虽然不等于本义,但往往与本义有密切关系,所以通过意符推求本义,是一个较有效的办法。如:研究.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从“大”

6、的一些字也与人有关:天:颠也,头顶。夫:丈夫,头有簪。夹:持也;从大侠二人。亦:腋下。从大象两亦之形。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PPT15:“页,头也,从?从儿。”与头有关,凡从“页”字者也与头有关。颁(大头);颇(偏头);颊(面颊);项(后脖);颈(前脖);硕(头大也);颜(目下颊上);题(额也),頫(fǔ低头也);顆(小头也)。又如从口从言的字都与口或口行为有关系。吻(唇),喙(huì兽嘴),噣(zhòu鸟嘴);含(从口今声),嚼,噬,叫;呱(gū)、啾(jiū);命(从口从令),唯,咨。“甘”部是口的分支(甘,口有所含)旨:美,从甘匕声。嘗:从旨,尚声。“口味之也。”引申指吃。“言”

7、也是口的分支,从口夹(qiān)声。与言有关的如:①动词:谏、谤、诬、谋(咨询“虑难曰谋”)、访(咨询“泛谋曰访“)、诛。②名词:诗、词。③形容词:与人的品质有关:谨、诚、信、谅、诈。研究.我们在利用字形探求本义的时候,必须依据古文字和繁体的楷字。因为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小篆更接近汉字创造时的形体,容易反映出本义;而繁体字与简化字之间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且简化字中有一些常常无法用“六书”原则分析。2、我们据字形而分析词的本义,还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