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

ID:29424466

大小:11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9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_第1页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_第2页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_第3页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_第4页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大竺可桢学院部分班级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级混合班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毕业生在理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及领域暂露头角,主要从事博士或博士后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毕业要求: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宽、专、交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科知识基础、多种思维方式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国际化培养和责任担当,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具有持久竞争力。1.熟练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系统了解

2、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终生学习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主干课程相同 推荐学制: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学制相同。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竺可桢学院教学教务实施“2+2”管理模式,即前2年管理由竺可桢学院为主,后期由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学院(系)管理为主。 最低毕业学分:2+2学制:140+6+4+2+2;2+3学制:180+6.5+4+2+2 授予学位: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授予学位相同。 学科专业类别:与学生确认的主修专业学科专业类别相同。 交叉学习: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基础

3、上,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专业知识融合的学习,学生可通过跨学科专业修读课程或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说明:一、学生选拔研究.实施优秀学生选拔制度。每年在入学前,从全校新生中根据中学或高考表现、学校笔试和面试等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单独编班,成为浙江大学荣誉学生;第一学年秋冬学期结束,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根据大学学业、专家面试等基础上,择优录取优秀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学习。二、特别培养1.宽厚基础。实施通识教育和荣誉课程,强化数理化计算机等通识培养,为优秀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确认主修专业提供多种通道。2.差异教育。以专业导师制为核心

4、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突出差异教育,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3.科研训练。实施第一课堂科研训练计划,通过实行国家、省、校院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和专业导师制度等,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4.国际视野。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方式,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聘请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知名教授(学者)来院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在本科培养阶段,积极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目标学科”修读相关专业课程和文化交流。5.教学相长。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模式改革,以教学“高端化、研究化、国际化”为目标,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5、、以课内学习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学习。6.本博贯通。实施“精、深、通”的专业培养计划和完全学分制,学生提前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可向学校提出攻读高一级学位的申请,经导师同意和院系审核,报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允许特别优秀学生提前攻读高一级学位。三、定位发展实施荣誉学籍和荣誉证书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业与能力等综合表现,规划学生成长,指导学生合理定位,适时分流不适应竺可桢学院学习学生。1.通识课程             63.5+6学分(4年制)/+6.5学分(5年制)(1)思政类            11.5+

6、2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秋冬/春夏研究.(021R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2.5 2.0-1.0 一 秋冬/春夏)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7、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371E0010  形势与政策Ⅰ                  +1.00.0-2.0 一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                  +1.00.0-2.0 二、三、四 (2)军体类           5.5+3学分(4年制)/5.5+3.5(5年制)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8、学分 周学时 年级学期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