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教案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

ID:29426289

大小:9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9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_第1页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_第2页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_第3页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_第4页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生物地史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1古生物地史学的内容和任务§1-1古生物地史学的发展简史§1-1古生物地史学发展时期的重大争议事件第二章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2-1化石—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2-2化石的石化作用一、生物本身条件二、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三、埋藏条件四、时间条件五、成岩条件§2-3化石的保存类型一、实体化石二、模铸化石三、遗迹化石四、化学化石§2-4化石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一、标本或样品的采集二、标本的揭露与分离三、化石的鉴定和技术四、化石标本的照相、制图和复原五、化石资料的分析和应用§2-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一、分类等级二、命名三、古

2、生物学分类系统第三章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3-1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演化一、生命的起源二、早期生物的发生和演化三、显生宙生物的演化1、寒武纪生物的演化2、动物从水生物到陆生的发展3、动物界各门类的演化谱系§3-2种的形成1、遗传2、变异3、隔离4、自然选择5、微进化6、成种方式§3-3生物进化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一、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页.1、进步性发展2、进化的不可逆性3、相关律和重演律4、适应与特化5、适应辐射与适应邹同二、生物演替1、种系代谢和生态代替2、背景灭绝与集群灭绝三、生物复苏第四章无脊椎动物§4-1原生动物门-目一、原生

3、物概述二、千里之行始于足壳的基本特征三、类化石代表四、类的生态及地史分布§4-2腔肠动物门珊瑚纲一、腔肠动物概述二、四射珊瑚的基本特征三、四射珊瑚化石代表四、横板珊瑚的基本特征五、横板珊瑚化石代表§4-3软体动物门双壳和头足纲一、软体动物的概述二、双壳纲1、概述2、双壳类基本特征3、壳的定向4、双壳纲化石代表5、双壳类生态及地史分布三、头足纲1、概述2、外壳类基本特征3、外壳类化石代表4、头足纲生态及地史分布§4-4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一、节肢动物概述二、三叶虫背甲构造1、头甲2、胸甲3、尾甲三、三叶虫化石代表四、三叶虫的生态及

4、地史分布§4-5腕足动物门一、概述页.一、腕足动物壳体的基本特征1、壳体外形及定向2、壳体基本构造二、腕足类化石代表三、腕足动物生态及地史分布§4-6半索动物门笔石纲一、半索动物概述二、笔石的基本构造1、胎管2、胞管3、笔石枝4、笔石体和笔石簇三、笔石化石代表四、笔石的生态及地史分布第五章脊索动物和古植物§5-1脊索动物门一、概述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布2、脊索动物亚的特征及分类二、鱼形动物1、鱼形动物一般特征2、鱼类的演化与陆生四足动物的起源三、两栖纲四、爬行纲五、鸟纲六、哺乳纲§5-2古植物学一、分类体系二、植物的形

5、态和结构1、根2、茎3、叶4、生殖器官三、原蕨植物门四、石松植物门五、节蕨植物门六、真蕨植物门七、种子蕨植物门八、苏铁植物门九、银杏植物门十、松柏植物门1、科达纲2、松柏纲十一、被子植物门页.十二、植物演化的主要阶段第六章生物与环境§6-1生物的环境分区1、滨海生物区2、浅海生物区(正常浪基至深度200m)3、半深海或次深海生物区4、深海生物去§6-2生物的生活方式1、底栖生物2、游泳生物3、浮游生物§6-3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1、温度2、水深3、光线4、盐度5、底质6、气体7、海拔8、生物因素§6-4群落与生态系§6-

6、5环境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1、指相化石法2、形态功能分析法3、群落古生态分析法第七章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和古地理§7-1沉积相和沉积环境§7-2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一、物理标志1、沉积物颜色2、沉积物结构3、原生沉积构造二、岩矿标志1、沉积物结构组价2、自生矿物三、其他标志§7-3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一、陆地环境沉积相类型1、冰川沉积2、河流沉积3、湖泊沉积二、海陆过渡化境沉积相三、海洋黄精沉积相类型1、陆源碎屑滨浅沉积页.1、浅水碳酸盐沉积2、次深海,深海沉积§7-4地层形成的沉积作用一、纵向堆积作用、横向堆积作用

7、和生物筑积作用1、纵向堆积作用2、横向堆积作用3、生物筑积作用二、旋回沉积作用和非旋回沉积作用§7-5地层形成的古地理分析一、古地理分析的主要内容1、陆源区分析和沉积去限定2、古岸线的确定3、古水体物理化学条件分析二、古地理图第八章地层的划分和对比§8-1地层的物质属性—地层划分的依据一、岩石学特征二、生物学特征三、地层结构四、地层的厚度和体态五、地层的接触关系六、其他属性§8-2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一、岩石学的方法二、生物地层方法三、构造运动面方法四、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划分、对比五、磁性地层对比第九章地层单位和地层系

8、统§9-1岩石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9-2年代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9-3生物地层单位§9-4层型§9-5地层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9-6年代地层表和地质年代表第十章立式构造分析和古构造§10-1历史大地构造分析的内容一、沉积物组分和沉积组合(或沉积建造)二、沉积物厚度分析三、沉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