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

ID:29431305

大小:5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9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_第1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_第2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_第3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_第4页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络答题竞赛试题一、单选题(7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8年12月27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A、八、十一B九、十二C、八、十D、九、十一2、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重要论述是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时提出的。A、37B、38C、39D、403、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

2、颁布实施时间为()。A、2001年B、2013年C、2016年D、2005年4、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发布。A.中国地震局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地震科技工作者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每年的5月12日为()。A.防灾减灾日B.防震减灾日C.汶川地震纪念日6、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A.防震减灾日B.地震纪念日C.国际减灾日D.联合国日7、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在已发布地震短

3、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之内的地震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A.72小时B.48小时C.12小时D.6小时138、《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A.乡镇以上政府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C.市级以上计划部门D.省级地震局9、2009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

4、施行的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A.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计标准C.抗震措施10、《中国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为()提供抗震设防要求基本参数的。A.重大建设工程B.一般民用工程C.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1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A.人民财产B.国家财产C.人民生命财产

5、12、我国地震系统面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的统一专用号码是()。A.12345B.12322C.12333D.1236613.绝大多数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它形成的原因是()。A.火山爆发B.地下的鳌鱼翻身C.天气剧烈变化D.地下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破裂或沿断层错动14.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15.地震三要素是指()。13A.地点、震级、烈度B.时间、地点、震级C.地点、震级、深度D.时间、烈度、距离16.被称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

6、“尺子”的是()。A.震中B.震源C.震级D.烈度17.一次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A.震源深度 B.震中距C.震级18、.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19.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级。A.≤2.9B.3~4.5C.4.6~5.9D.≥620.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7、,震源深度在()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A.60B.80C.100D.30021.世界上三大主要地震带是:()。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22.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的最高烈度为()度。A.ⅧB.ⅪC.ⅨD.Ⅻ23.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1324.地震的大小——震级,是()确定的。A.

8、根据人的感觉B.根据破坏程度C.根据造成的伤亡人数D.由仪器测定结果25.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26.地震灾害的特点主要有()。A.突发性B.突发性和纵横性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27.根据目前的认识,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